指不定人家還覺得其他人挺奇怪,追求的都是些什么東西浪費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真令他們費解。
蕭景曜笑著問蕭元青,“那他們在研究院應該待得挺開心吧”
dquo”
。這年頭兒又不像后世那樣科技發達,再小眾的圈子,足不出戶就能在互聯網上志同道合的好友。在這個許多人一輩子也未必會離開自己生活的那個鎮子的時代,這樣的“異類”想要好好活下去繼續完成自己的研究,更加需要極其強大的內心。
研究所將他們聚在一處,讓他們看到這世上的“怪胎”不止他們一個,已經足夠讓他們有所慰藉,生出“吾道不孤”之感。
蕭景曜很能理解這種感覺。
蕭元青想了想,點頭附和道“確實如此,他們幾個人還互相交流經驗來著,雖然平日里也不怎么說話,但看起來感情還挺不錯。”
“哦,他們養活了研究院附近的小攤販。都跟附近的小飯館小吃鋪的掌柜混熟了,到了飯點,附近的掌柜們就提著大大的食盒去給他們送飯。他們還給各家掌柜排了個班,第一天吃誰家,第一天吃誰家,依次往后推,家家有份。還真別說,我瞧著他們個個兒都胖了不少,看來日子過得挺好。”
好家伙,技術宅點外賣這也是從古至今都有的嗎蕭景曜繼續震驚。
等到休沐那日,蕭景曜果然跟著蕭元青來到了研究院。
研究院門口也有看門的門房,雖然研究院不屬于官方機構,但正寧帝從私庫給了研究院撥款,那研究院的地位就不能是單純的民間組織。
哪家民間組織能獲得正寧帝的撥款研究院這份超然的地位,才是公孫家不阻止公孫覃帶著一幫不學無術的匠人廝混的原因。
正因為研究院的地位超然,看門的門房盯得也特別緊,一般情況下,門房基本不會放人進研究院。但蕭元青一來,還沒開口,門房已經露出了一個笑臉,親切地同蕭元青打招呼,“蕭大爺,又來找公孫院長呢”
研究院不是官方衙門,研究人員也沒個品級在身,自然不能稱呼他們為某大人。但公孫覃又是研究院的管事人,也不知是誰先帶的頭,叫公孫覃“院長”,大家也就都跟著這么叫了起來。
蕭元青笑著點頭,“我兒子回京了,正好休沐,帶他來看看。”
“哎喲,這就是蕭大人啊果然是一表人才,怪不得大家都說您是文曲星下凡”
蕭景曜頭大,這都快三年了,他這個文曲星下凡的梗怎么還這么火爆
希望明年的會試和殿試能出現新的一輪文曲星。
提到明年的會試和殿試,蕭景曜突然想起來,今年又是鄉試年。算算時間,離鄉試也就還剩一個月。
余思行上回給蕭景曜的信中說他考中了秀才,今年要下場考鄉試,不知道他能否順利一次考過。
還有蕭景曜未來的小舅子顧希維,今年也要
下場。
蕭景曜這一年多查賬查得頭昏腦漲,又一直在路上奔波,確實沒有分出一些精力放在鄉試上。
不過鄧氏書局必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趁著鄉試的風頭,又開始大賣蕭景曜先前編的科舉資料。
年年都有新考生下場,這會兒鄧氏書局里頭可是熱鬧得很。
估計到時候又能給蕭景曜多分不少分紅。
蕭景曜跟著蕭元青進了研究院。一走到他們的實驗樓,蕭景曜就感受到了一股較為熟悉的氣息。那是蕭景曜上輩子去科研院時感受到的強烈的學術氛圍,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研究而努力,不為外物所動,專心致志研究自己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