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也覺得這事兒挺有趣,不知道倭島現在有沒有在開采他們的金銀礦。或者說,他們知不知道他們那個島上有那么多的金銀礦。
要是不知道,嘿嘿,蕭景曜腦子里全都有哇。
雖然有點缺德,但蕭景曜心里確實在暗爽。
良心是什么資本家沒有良心
前資本家蕭景曜冷酷無情地想到。
正寧帝一看蕭景曜這表情就知道蕭景曜心中有數,頓時心下大定,有了成算。
“此事事關重大,需要從長再議。金銀礦的消息從何得來”
正寧帝說著,習慣性地用手指敲打著桌面,深深看著蕭景曜,沉吟了片刻,終于說道“你不是拉攏了一個在海上占島為王的逃犯那人有幾分俠氣,就說這消息是你讓他去打聽的,他費了許多功夫才打探到具體密報。如此一來,主要功勞還是你的。至于那個逃犯也是個可憐人,便將功贖罪,赦免了他身上的重罪,讓他回歸自由身,日后可以隨意回鄉,官府不得緝拿他。”
蕭景曜能夠想一出是一出,把問題往上面拋。胡閣老也能一個激動之下就催正寧帝做決定。但正寧帝作為最后做出決策的人,必然不能這么草率。
簡單來說就是,蕭景曜現在的做派就是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他只管提對策不管調度。正寧帝作為那個要頂天的高個子,必然要顧慮周全一些。島上有很多金銀礦這很好,但怎么去,大齊境內的情況如何,兵馬和糧草能不能頂得住,后勤能否跟得上,其他部分能否齊心協力促成這事
問題太多了,一個國家的大事都堆在正寧帝這兒,等著正寧帝做決策呢。哪能是一下子拍拍頭就能決定的。
正寧帝先給蕭景曜編了個靠譜的信息來源,也是保護蕭景曜的一種方式。胡閣老反應也不慢,立即接話道“陛下,依臣之見,不如讓其他閣老都來政事堂商議此事。商議了個確切的章程后,再放去早朝上商議,群策群力,總能想出個萬全之策。”
就是時間有點長。
胡閣老之所以想讓正寧帝先召集閣老們把這事兒給定下來,也是因為這事兒一旦放在早朝上去商議,那扯皮的地方就多了去了。
出兵理由,調哪里的兵,誰領軍,從哪兒出發,糧草撥多少等一系列的問題就能讓朝堂上吵翻天。
更有甚者,光是為了發兵不發兵的問題,朝堂上都能吵個一兩個月。
倒也不是其他人對大齊不忠心,實則是他們覺得倭島蠻夷之地,怎么能同天朝上國相比發兵都是太看得起他們。
這是來自天朝上國的傲慢。
還有些官員就是純粹的主和派,不喜戰爭。戰事一起,不管輸贏,都不知有多少人家要面臨失去至親之痛。他們也是別人的兒子、丈夫和父親。
若是沒有足夠的理由,他們是不會同
意朝廷出兵的。
蕭景曜覺得這件事大家都沒有對錯,
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但蕭景曜因為上輩子某些原因,
實在是對倭國沒有什么好感。要是能坑一把他們,蕭景曜指定不帶眨眼的。
李首輔幾人來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