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看著胡閣老等人瞬間就激動起來的模樣,笑而不語,心里更是清楚,正寧帝一定會答應。
然而其他不知道倭國有金銀礦的官員,聽了胡閣老等人的提議,第一反應就是拒絕,“陛下,倭國不過是蠻夷小島,沒必要勞師動眾,前去攻打它。”
“是啊陛下,倭島在海上,大齊若是要攻打倭島,還要重新訓練水師,造戰船,其中花費,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百姓交稅不易,國庫現在雖然還算充裕,但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陛下愛民如子,怎么會做出如此輕率的決定”
還有官員偷偷地去看胡閣老的臉色,心下很是奇怪,照胡閣老的性子,聽到要用大筆的銀子去練水師,造戰船,早就該跳起來反對了,怎么現在如此激動,恨不得明天就帶著大齊的水師沖上倭島
這合理嗎
但凡對胡閣老的性子有點了解的官員,都覺得胡閣老的行為不大正常。
胡閣老得意地捋了捋胡須,一幫眼皮子淺的東西和六百多座金銀礦比起來,現在這點花費算什么真要拿下了倭島,大齊未來幾百年都不用愁銀兩的問題。
以現在銀礦開采的速度,蕭景曜暫時也不用擔心大量白銀流入大齊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現在又不是工業化的后世,開采金銀礦,效率并不算特別高。說不準到了那個時期,大齊的船隊已經開始環游全球,直奔新大陸了。
在工業革命之前,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科學技術都是領先全球的,只要西方現在的工業革命還沒開始,蕭景曜就能確信,目前大齊的國力絕對屬于世界頂峰,到時候船隊一開,大齊的威名傳遍全球,不搞土匪掠奪那一套,也能獲得許多資源。
自從知道馬六甲海峽還在大齊的控制中后,蕭景曜對出海就生出了無限熱情。
或者說,不管后世穿過來的是誰,知道這個消息后,心中都不會平靜。
閉關鎖國留給國人的教訓太過深刻,這是每位華夏人刻在骨子里的痛。現如今,大齊就踩在歷史轉折點上,蕭景曜如何能不心情激蕩
只要大齊沒有落后,以大齊現如今的國力,其他國家就算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也不會像蕭景曜上輩子的時空那樣,將大炮對準了華夏的領土。
御敵于國門之外,這是后世基本認同的觀點。要是戰火在自己的國土上點燃,那這場仗,本國從一開始就輸了一半。哪怕最終打贏了,那也是慘勝。
蕭景曜要做的,就是徹底斷絕別人將戰火點燃在華夏領土上的可能性。至少,在蕭景曜有生之年,都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可以,蕭景曜希望,從他開始,華夏疆域上再無外敵之辱。
日后若是王朝更迭,大齊不復存在,那也是華夏人內部的事情,不會再有淪為殖民地的屈辱。
這事很難,幾乎算是要改變可能出現的歷史,也有可能努力到最后,也成為一場空。
但蕭景曜想要拼盡全力,試上一試。
芥子鏡的出現給了蕭景
曜極大信心,研究院更是百花齊放,各個領域的大佬齊聚一堂,更是讓蕭景曜信心滿滿。
有人才,有充足的理論知識,還有足夠的科研經費。
大齊憑什么還會落后
蕭景曜心中萬分期待,華夏的大航海時代來臨,并一直為此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