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心中更是豪情萬丈,有這些大佬在,何愁大齊未來的科技不發達
日后,大航海時代來臨,亞洲這片海域,都得是大齊說了算
再有國家想開著戰船,用炮火轟開華夏的大門。那都是癡人說夢
蕭景曜幾乎將所有空閑時間都用在了默寫數理化書籍上,又為研究院新添了一大批理論書籍。
公孫覃等人又高興又煩惱,高興于又有了新理論可以看,可以開拓他們眼界,激發他們的靈感,甚至能解決他們目前面臨的問題。煩惱的是書中內容太過深奧難懂,光靠自學,根本學不懂,還得蕭景曜來幫忙。
蕭景曜也不意外,這都涉及到了高數領域,物理化學,也都是大學教材。真要全都能自學成才,那這個天賦也未免太過可怕。
當然,研究院這幫大佬智商都不低,就這樣斷斷續續
,時不時再問一問蕭景曜,竟然也就在這一兩年中將先前的中學數理化教材這么給啃了下來。蕭景曜都被他們給驚呆了,能在這一兩年中將這些知識全部吃透并學以致用,后世六年的內容濃縮到了兩年,還沒有專業老師每天給他們上課講解,竟然沒難住他們,愣是將知識點都給吃了下來。
就這學習速度和領悟能力,擱后世,妥妥都是競賽種子選手,放在國際賽場上都有一戰之力。
蕭景曜都忍不住心生感慨,大齊真是人才濟濟,在這種如此不重視數理化的情況下,竟然還能出這樣一批大佬。
不得不說,華夏還是有點子國運在身上的。
現在涉及到大學的內容,即便公孫覃他們先前的底子夠扎實,現在也像是在看天書。有些能看懂,但更多的,實在是無能為力。
好在蕭景曜開了掛,哪怕過去了那么多年,這些知識點依然牢牢記在蕭景曜心中,現在要對公孫覃他們講解,蕭景曜也基本無壓力。
有了這些理論基礎在,還有正寧帝的資金支持,研究院的研究更是一日千里。
尤其是欽天監那邊,看到研究院將透鏡玩出花來,研究出各種眼鏡,甚至發現了新的世界。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能造出看得更遠的鏡子,揭開萬物星辰的神秘面紗呢
思路確實正確。
就是公孫覃磨鏡片磨到崩潰,把蕭元青都抓去當了助手,再加上研究院的研究員們的共同努力,重新將透鏡組裝起來,確實組裝出了能看得更遠的鏡子。
當然,想將星辰看得明明白白,那是不可能的。但公孫覃一開始搞出了能看五倍的望遠鏡,看得清清楚楚,正好大齊要和倭國開戰,打的還是海仗,望遠鏡在此時發明出來,簡直派上了大用場。
梁千山拿到望遠鏡就撫掌大笑,“如此一來,敵軍船上的動靜,盡落于我們眼中”
正寧帝看向望遠鏡的眼神,都帶著一絲說不出的復雜。
天,對于人類來說,就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君權天授,皇帝自稱天子,代天行事。
而望遠鏡的出現,幾乎能讓人類窺測到天的奧妙。
窺視天機啊,果然不愧是欽天監熱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