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只知道占城稻一年三熟,又耐旱,抗蟲害,不挑土地,生長周期還短。傳入華夏,推廣開來后,對長江流域的稻系產生了深遠影響,并和晚稻配合,形成了雙季稻。
現在想搞雜交水稻肯定沒戲,但糧食問題大過天,哪怕能提高一點點糧食產量,對百姓們來說,在災年中,就多了一絲活命的可能。
蕭景曜在看到交趾使臣團時,除了想到馬六甲海峽之外,還想起了占城稻這個優秀的稻種。
農業方面的事,蕭景曜了解得不多,拿到占城稻后,又拿著占城稻去找司農。司農掌管農事,農桑之事,前來問他,準沒錯。
這一問,蕭景曜才知道,占城稻已經傳進了大齊,現在閔州地區已經有百姓在種占城稻。只是還未推廣開來,更多種稻的百姓不知道有這樣一種稻子。
蕭景曜的動向,正寧帝十分關注。這事兒傳到正寧帝耳朵里后,正寧帝立即意識到,這個占城稻,能為大齊的農事帶來不小的好處。
于是正寧帝立馬宣了司農,讓他查清楚閔州種植的占城稻收成如何,趕緊派人前去了解具體情況。若是產量夠多,朝廷就能大力推廣,讓其他地方的百姓,也種上收成更高的占城稻。
蕭景曜把占城稻的事兒丟給司農后,知道正寧帝肯定會過問,便將這事兒放在了腦后,又將注意力放回了倭國的戰事上。
這場仗,起義軍成為了對抗倭國天皇和貴族的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起義軍更相信大齊的軍隊,覺得大齊人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對大齊的軍隊很是信任。又因為他們本來就出身底層,天然就能博得倭島底層百姓的認同,有他們幫忙,大齊水師吞下打下來的地盤尤為順利。
在一次又一次的開倉放糧,給百姓分田地中,倭島百姓對起義軍說的,大齊人是來解救他們,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說法深信不疑。
這場仗打到這里,勝負已經定下。
梁千山趕在過年之前,給正寧帝呈上了捷報。朝野上下紛紛大喜,正寧帝和胡閣老等人更是高興得心里有個小人在不斷打滾,金銀礦到手了
與此同時,司農上奏占城稻一事,請正寧帝再記蕭景曜一功。
其他人的眼神不住地往蕭景曜身上掃,意思很明確怎么又是你
蕭景曜眼觀鼻鼻觀心,權當這些目光不存在。
正寧帝深深地看了蕭景曜一眼,笑道“開年后,你也快大婚了。這份賞賜朕先替你收著,等到你大婚之日,朕再讓人給你送去。”
大殿中頓時酸氣沖天。但蕭景曜的功績都是實打實的,他們想找茬都找不出,只能忍了,還得笑著祝賀蕭景曜好事將近。
這么個喜氣洋洋的時候,有人出列,請立皇太孫。
朝中倏然一靜。
清涴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