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帝這話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
太子關乎著國本,
,
都是大事。正寧帝這么輕描淡寫地說要廢太子,哪怕殿內不少人都猜出這兩天的亂子和太子有關,臉上也難免露出了驚駭之色。
再仔細一想,太子不在,寧王和平王也不在,莫非也被正寧帝一并抓了那這太子一廢,繼承人該從康王福王和榮王中選
未成年的皇子們現在還不在大家的考慮范圍內,主少國疑,正寧帝的身子也不太好,萬一出了什么意外,容易出現皇權旁落,大臣弄權的情況。
雖然有些人心中有所意動,但大多數人的理智還是在線的,明白立一個幼主的弊端。
再說了,就算立幼主,弄權的重臣也沒他們的份不是何苦再給自己選個祖宗。
大臣們也都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既然自己得不到好處,那就做出最偉光正的選擇。
還有官員的眼神在康王福王和榮王三位皇子中來回移動,似乎是在盤算著若是要下注的話,該投哪個皇子才好。
之前的儲君熱門人選全都出局,也無怪乎一堆官員心思浮動。熱灶和冷灶可不一樣,太子、寧王和平王身邊從不缺支持者,他們沒過去,有部分原因是對方身邊的位置已經滿了員,再加入進去,也不過是錦上添花。
康王三人就不一樣了,朝中誰不知道這三個王爺對朝政沒什么興趣,榮王倒是稍微好一點,但心思都在戰場上,做夢都想當大將軍,為大齊開疆擴土。
康王和福王那就是純純兩條躺平的咸魚。福王的混,官場中都是出了名的,正寧帝都拿他沒辦法。康王是另一種風格,單方面孤立所有人,看誰都是冷漠臉,孤傲到難以接近。這樣的人,別說想私底下擁立他了,怕是連和對方說幾句話都不行。
擁護哪位皇子本就是犯忌諱的事,康王這種,都沒辦法同他交心,誰頭這么鐵,敢直接莽上去,抱著自己一戶口本和康王共進退啊
再真愛都沒辦法到這個份兒上,更別提習慣權衡利弊的朝臣了。
是以康王明明是剩下三位皇子中年紀最大的,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前面三個皇子沒戲了,輪也該輪到康王身上。
照理來說,康王被立為儲君的機會應該是最大的。
然而大臣們看了一圈,心中權衡了許久,又把康王從支持者中給踢了出去。
再一看康王底下的王爺,淦,是福王。
更地獄了。
部分大臣簡直悲從中來,總覺得要從這幾個歪瓜裂棗中選出儲君,實在是對不住大齊百姓。
福王一點自己可能會當儲君的意識都沒有,聽了正寧帝要廢太子的話之后,福王當即出列道“父皇,廢立太子乃國之重事,父皇對大哥寄予厚望,悉心教導他數十載,他是我們兄弟中最適合當儲君的,父皇三思啊”
康王偏頭看了一眼福王,也站出來附和。榮王撓撓頭,同樣站了出來,茫然地替太子
求情。
他這會兒還懵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