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魯州任知縣的邢克己也升了官,從縣令升到了知府,這升官速度,雖然和蕭景曜不能比,放在正常官員中,也算是較快的。
蕭景曜倒是不能再往上升一升。他現在已經坐到了正三品的位置,再往上就是正一品,最低都是一方大員,現在蕭景曜還沒那個資歷。
但蕭景曜能猜到,正寧帝是有意讓他外放的。
別看蕭景曜一路升官就跟坐火箭似的,實際上他的升官路子基本就是文官最順利的官途。先從翰林院干起,然后成為天子近臣,再去六部,而后自己統領一個衙門,蕭景曜現在離入閣,也就缺一個外放的經歷。
很明顯,正寧帝是拿蕭景曜當成未來的閣老在培養。
如無意外,兩年之后,蕭景曜在大理寺卿這個位置上干滿了三年,正寧帝就該讓蕭景曜外放,成為地方大員,當一回地方上的土皇帝。
從一品的總督之位,幾乎已經是蕭景曜的囊中之物。
區別只在于,蕭景曜想去哪里當總督。
而這個時候,蕭景曜才突然意識到,好家伙,自己現在已經爬得足夠高,也積累了一定的勢力,可以和地方豪強以及朝中的地方勢力掰一掰手腕了啊。
那還猶豫什么,不用選,必須去閔州
蕭景曜不爽海禁很久了。
但在蕭景曜去閔州之前,正寧帝先干了一件大事他下旨將淑妃立為皇后,福王以皇后嫡子身份被立為太子。
接到旨意的福王頓時覺得天都塌了,跑來拽著蕭景曜的袖子嚎啕大哭,“我只想當個混日子的閑散王爺,真的不想當太子啊”
蕭景曜“”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蕭景曜默默地將自己的袖子從福王額,是新任太子手里搶救回來,面無表情地說道“寧王和平王等人若是聽到您這話,怕是要當場吐血。”
他們斗了個你死我活,就是為了當上太子。你倒好,接住了這個天大的餡餅,還萬般不樂意
蕭景曜覺得,福王在氣人這事上,實在是天賦異稟。
狗屎運也夠強的,這個封號,還真沒給他起錯。
最讓蕭景曜頭疼的是,福王成了太子,自然有了新的太子太傅。但這貨為什么還一有事就跑來煩自己,口口聲聲拿自己當先生看待
你考慮過新任太子太傅的想法嗎
清涴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