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地理方面,蕭景曜可是給了正寧帝一張倭島金銀礦分布圖的。將來開了海禁,蕭景曜再把航海圖這么一畫哦豁,就問哪一科能逃過蕭景曜的荼毒
蕭景曜只要一想到后世學生聽到他的名字就兩眼呆滯,一臉“怎么老是你”的無奈震驚中又透著一絲離譜的神情,就忍不住想笑。
魔鬼蕭景曜晃了晃腦袋,覺得自己干的事老棒了,一定能成為后世考生心目中的大魔王。
蕭景曜美滋滋地開始進行自己的提取酒精大業。
有正寧帝的特許,其他人自然不會對蕭景曜釀酒之事瞎逼逼。
研究院已經成為大齊一個特殊的存在,便是再看不上奇技淫巧的儒生,都不得不承認,這幫研究員還是有點能耐在身上的。
尤其是那個望遠鏡在征討倭島時起到了巨大作用,梁千山多次向朝廷上奏夸望遠鏡,研究院就得到了武將們的好感。
文官們嘛也不看看研究院現任院長是誰公孫這個姓就能讓文官們沒法口出惡言。
更別提研究院一開始就是蕭景曜提議辦的,認真劃分,還是能分到文官這邊的。
反正大家現在都承認研究院那些奇技淫巧用好了,對朝廷也有大用,不像以前那樣拿白眼看研究員,提到他們必定一臉不屑。
這都是研究員們自己為自己掙來的臉面和尊重。
現在蕭景曜又跑去研究院準備搞事情,別說研究員們想幫忙,要不是蕭景曜的同僚們公務繁忙,也不通這些奇技淫巧,他們都想自告奮勇去給蕭景曜干活。
蕭景曜這幾年干的事,有小事嗎
這個時候不抱大腿,什么時候抱
只可惜他們專業素質不夠硬,想抱大腿都沒機會。
有些腦子靈光的人,已經看到研究院那些奇技淫巧的巨大潛力,都在偷偷琢磨自己要不要也去學個一兩招以備不時之需了。
不得不說,一些朝臣真是深諳居安思危之道,都當上官,吃上了祿米,還保持著好學之心。
蕭景曜的動靜,京城官員都十分關注。
倒不是真的關心蕭景曜,而是擔心蕭景曜又默不作聲憋了個大的,再給官場來上一次大清洗,那他們多冤。
等到正寧帝命人將一車車的糧食都送去研究院,大家知道蕭景曜要釀酒,才松了口氣。
釀酒好釀酒妙,蕭景曜總不至于釀個酒還能釀出個官場大清洗來吧。
穩了穩了,
散了散了,
大家把心放回肚子里,該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