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涉及到官員考核的事兒,那是吏部管轄的范疇。蕭景曜一個大理寺卿,插手官員考評的大事,也不合適。
要不是和李首輔等人也算是交情匪淺,蕭景曜也不會在他們面前詳細說這事兒。
至于責任到個人,那是福王提出來的,關他蕭景曜什么事
況且這只是針對那些踢皮球的官員,特事特辦,不涉及到所有官員的考評,絕對沒有搶吏部活的意思
李首輔倒是有些惋惜,“當初讓你來吏部就好了。”
多好的吏部骨干啊
不過李首輔也沒太過惋惜,如無意外,蕭景曜鐵定是要入閣的,到時候,首輔之位也能爭一爭。
本作者清涴提醒您寒門天驕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內閣大學士本來只是虛職,還只有五品,后來因為實權在握,實行的堪稱相權,這個職位又都落在了六部尚書頭上。
六部中默認以吏部為首,首輔之位一般也是吏部尚書擔任。只要一切順利,蕭景曜總歸有進吏部的那天。就是那時候李首輔肯定致仕還鄉,到底不能和蕭景曜在同一部共事。
現在蕭景曜已經統領一方官署,日后除非入閣,不然估計也少有當二把手的時候。哪怕是入閣,當不成首輔,也是統領一部的尚書,威風凜凜,大權在握,這樣平坦的官途,他們這些在官場浮浮沉沉的老臣都忍不住羨慕。
看看福王現在對蕭景曜的親熱勁兒,監國都能讓蕭景曜輔助,說蕭景曜以后得不到重用,鬼都不信
蕭景曜以一招責任到個人成功破局,終于讓那些用拖字決的官員不再拖后腿,麻溜干活。福王高興地多吃了一碗飯,還摸著肚子向蕭景曜分享了一下御廚的手藝有多好。
可惡,這就是大齊版的在我的努力之下,老板過上了更美好的生活嗎
資本家蕭景曜感受到了打工人的心酸,并憤怒地從福王這里敲了一頓御膳,連吃帶拿,往家帶了一頓能叫人把舌頭吃下來的御膳。
看在美味的御膳上,蕭景曜勉強順了氣,繼續給福王當二把手。
在蕭景曜都沒察覺到的情況下,他手中的權柄越來越大,在京中地位甚至能和六部閣老們相提并論了。
福王抓大放下,大多事情都是蕭景曜處理,可不就顯出蕭景曜來了嗎
合著正寧帝這一通鍛煉,除了鍛煉福王之外,還把蕭景曜給鍛煉了。
起碼蕭景曜現在都對六部衙門的事兒一清二楚了。
各地的情況,蕭景曜也如數家珍。誰讓最后的奏折都是送來政事堂,做決定的還是閣老們,福王再看一眼閣老們的票擬,沒有意見就蓋印通過。
不管是政事堂還是福王臨時去的養心殿,蕭景曜都能去,兩邊的想法都清楚,沒受到鍛煉才是見了鬼。
正寧帝在行宮中喝著茶賞花聽戲看舞,就著宮中的消息,每天都胃口大開,吃嘛嘛香,看得原本離開父母沒什么食欲的小皇孫都不由胃口大開,捧著碗噸噸噸干飯,祖孫倆互相就著對方香噴噴的吃相下飯,都把自己吃圓了一圈。
聽到福王順利破局的消息,正寧帝更是高興地多吃了一碗飯,后知后覺發現自己吃撐了,又牽著孫子散步消食,不住夸蕭景曜。
小皇孫才開蒙的年紀,本該要去上書房的,卻被正寧帝橫插一腳,先行一步帶來了行宮,聽到正寧帝也夸蕭景曜,小皇孫大大的眼中滿是好奇,這個蕭大人聽起來就很厲害,父王在家就經常夸他,現在皇祖父也夸他,一定是個非常厲害的人沒錯了
不知道這么厲害的人,會不會來上書房給他當夫子
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