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現在都跟著胡閣老一起住進了貢院,自然不知道他的科舉資料又賣爆了,也不會想到這茬。他不過是個副考官而已,考生們不去想辦法買胡閣老的文集,買他的科舉資料作甚
考生們的想法就簡單直白多了,誰不知道蕭景曜的豐功偉績呢,買完一套他編寫的科舉資料,指不定比去文昌廟里拜一拜還管用呢
對此,顧希維和余思行齊刷刷點了個贊。沒錯,他們也是這么想的,并且連文昌廟都沒去
那么多人,幾乎每個準備下場的考生都去拜文昌星君了,文昌星君要是真的顯靈,豈不是所有人都要保佑一下
所有人都得到了文昌星君的保佑,等于所有人都沒得到保佑。
不愧是年紀輕輕就能中舉的聰明人,這么輕易就看透了內卷的無用。
鄧氏書局再次賺了個盆滿缽滿,估計這次又能給蕭景曜一筆不小的分紅。其實書籍這種東西,盜版起來還是挺容易的。后世又禁不了盜版,更別提現在了。只不過蕭景曜現在都已經是三品大員了,自古民不和官斗,要是山高皇帝遠,商戶們還能敞開了搞盜版,有錢不賺王八蛋。這不是在京城嘛,蕭景曜的眼皮子底下,哪家書局敢光明正大搞盜版
到時候都不用蕭景曜出手,許多讀書人知道內情就能將這個搞盜版的書局給罵到關門。
讀書人,要臉。書局要賺讀書人的錢,自然不能在讀書人那邊壞了口碑。以至于現在鄧氏書局每天客似云來,同行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大賺特賺,完全沒有插手的機會。
真是令人眼紅
蕭景曜倒是不知道他又能收到一大筆進賬了。這些年他的俸祿一直在漲,齊氏和師曼娘名下的成衣鋪也能掙不少銀子,蕭家人口又簡單,正寧帝和福王又動不動給蕭景曜一大筆賞賜,蕭景曜從來就沒缺錢花過。
對于銀錢,蕭景曜一向看得很淡。他上輩子更享受拼搏的過程,并不特別在意生活奢不奢華,有吃有穿有住就行。
蕭景曜很是淡定。
一堆考官中,蕭景曜算是年紀最小,資歷最淺的。
其他人,哪怕年紀最輕的,都比蕭元青歲數大,按年紀,能輕松生下蕭景曜。
可見蕭景曜在官場有多引人注目。太過年輕,想被人忽視都忽視不了。
就算這一次的主考官是胡閣老,其他人也不會冷落蕭景曜這個副考官。誰讓蕭景曜現在大權在握,明顯的天子寵臣呢別說蕭景曜這回當的是副考官,就算他當的是同考官,如果副考官權勢不如蕭景曜,指不定其他人對他還沒有對蕭景曜熱絡呢。
世情便是如此,錦上添花者總比雪中送炭的多。蕭景曜和胡閣老兩個熱灶擺在這兒,一個天子寵臣,另一個馬上就要成為首輔,平日里很難跟他們說上話,主要戶部大理寺和翰林院都在不同官署,沒事也碰不上。早朝那么多人,大家站的位置離的還挺遠的,不是刻意去尋人,也很難說上話。
現在大家同為考官
,一起被關在貢院,其他考官的心思瞬間就活絡起來。
這可是近來風頭最盛的兩個熱灶啊,大好機會,必須把握住
當然,他們還是有些風骨的,只是想拉近一點和蕭景曜與胡閣老的關系,并不是溜須拍馬之輩。
誰不想在大佬面前留個好印象人之常情罷了。
貢院足夠寬敞,留給他們的房間也足夠多。他們一行考官加起來十多個人,再加上每人能帶一個伺候他們生活起居的下人,仔細算起來,人數直奔三十,也算是浩浩蕩蕩,直奔貢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