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連著看了三十多張答卷后,整個人腦瓜子都嗡嗡的,連圈都畫不出一個,只想把這些答卷全部扔掉。
蕭景曜閉了閉眼,放松一下大腦給自己打打氣,繼續把味同嚼蠟的答卷往一邊放。刷刷刷又是二十張答卷過去,蕭景曜突然看到一張讓他眼前一亮的答卷。
這人竟然懂經濟
必須畫圈,抓他來干活
細看之下,這人不僅經濟題答得好,其他題更是妙筆生花,每篇文章都有讓人拍案叫絕的精妙好句。
蕭景曜將這份答卷遞給胡閣老,胡閣老神色萎靡,顯然也是被一些答卷荼毒得不輕,見了蕭景曜給他的這份答卷,胡閣老頓時就精神了,連連叫好,毫不猶豫地在答卷上畫了個圈,將它放在離胡閣老最近的一張桌子上。
顯然,第一個有能力爭一爭會元之位的人選出現了。
蕭景曜等人也來了興趣,繼續打起精神看答卷,試圖再找出第二份可以爭會元之位的答卷。
幾天下來,大家終于將所有答卷全部判完。
最終決出的會元,正是蕭景曜一開始選出來的那份對經濟學有較深了解的那位。
也不知道那人是誰,瞧那文章言辭中的朝氣,想來年紀也不會太大。
蕭景曜忍不住微笑,年輕一點好啊,精力旺盛,身強體壯,最適合干活了。
戶部就需要這樣的人才
胡閣老只覺得蕭景曜沒能留下戶部當長官實在是可惜了。坐鎮大理寺還一心想著戶部,對戶部的感情簡直比山高比海深,胡閣老這個現任戶部尚書都自愧不如。
要不,等這小子外放期滿進京后,就讓他去戶部任尚書
胡閣老認真地想到。
那這次選的戶部尚書,年紀就不能太輕。最好是也只干一任就到致仕的
年紀,正好讓蕭景曜頂上,輕輕松松入閣。
不得不說,胡閣老應該是閣老中最護著蕭景曜的,還沒當上首輔呢,都開始為蕭景曜日后入閣鋪路了。
這要讓別人知道了,又該說蕭景曜果然是老天爺的親兒子,這官運也太亨通了點
蕭景曜對本屆會元還是有些好奇的,等胡閣老將糊名一撕,大家的眼神都齊刷刷落在新科會元的籍貫和名字上。
余杭沈意之,二十二歲,又是一個年少成名的天才。
江南出才子,本屆會元又出自江南,倒也不算稀奇。之所以說又,是因為上屆會元也是出自江南。如果算上上上屆,也就是蕭景曜那一屆的會試,那就是南方人連著三屆都拿下了會元。蕭景曜在的雍州雖然不屬于江南,也屬于南方來著。
估摸著這次的狀元可能要在北方人里挑了。總得考慮一下考生籍貫,不然北方讀書人不滿不說,朝中還容易結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