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港口的商稅,有心人略微一算就知道這是一筆多么豐厚的進賬。閔州百姓的變化,官員們也是看在眼里的。說到底占了最大好處的還是福安縣。也正是因為如此,有意建港口的州,為了港口的位置,轄內的縣都快打起來了。
看看福安縣百姓現在過得是什么神仙日子,這一步可是關系到大家以及子孫后代們的生活水平,堅決不能讓
各地總督都沒想到,他們摩拳擦掌準備抄蕭景曜的作業大干一場,還沒開始就先在港口的選址被煩
得滿頭包。
這一次還不止官員們出面了,有條件建港口的縣,縣內百姓全都出動,紛紛為自己縣爭取,說什么都要把港口建到自己縣里來。群情激奮之下,險些發生兩縣百姓大規模打架斗毆事件。
總督們臉都綠了,一幫刁民真是反了天了,簡直豈有此理
蕭景曜百忙之中也聽了一耳朵這些事,對其他總督想要照抄自己作業的行為一點意見都沒有。后世搞扶貧還會號召各地學習人家成功的扶貧經驗呢。只要能造福百姓,抄自己的作業就抄唄,蕭景曜甚至還擔心他們抄劈叉了,特地整理了一番自己的經驗,讓人給這幾位同僚送過去。
接到蕭景曜經驗冊的同僚們“”
這位大齊最年輕的總督大人,脾氣還怪好的嘞。
雖然這個評價放在有著抄家總督名頭的蕭景曜身上有些怪怪的,但大家也都承了蕭景曜這份人情。將心比心,若是換做他們,必然不會有這么大度。蕭景曜在信中也說得十分清楚,這都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他歡迎大家學習閔州經驗,從而惠及天下百姓。
心懷萬民的人,總是令人敬佩的。
不然蕭景曜怎么能讓這么多官員們心服口服
蕭景曜對此表示無所謂,這幾人記他一份好更好,不記他的好也沒關系。到了蕭景曜現在的地位,別人記不記他的好已經無所謂了。反正蕭景曜的初心又不是拉攏人。
接到朝廷的回函后,蕭景曜便著手讓人給百姓們宣讀講解新的收稅方式。
事關交稅,再憊懶的人都豎起耳朵聽得仔仔細細,生怕漏掉一個要緊的字。然后他們就聽明白了,以后不交具體的東西,就交銀子就行
好事啊
交稅的百姓,尤其是農戶,誰還沒有天還沒亮就挑著擔子走上幾十里山路進縣城,到縣衙門口排隊看衙役臉色,還要被衙役多收糧食的經歷呢現在換成銀子,不說別的,體力活都少了一點,賬目也明明白白,多清楚
正苦于因徭役而耽誤賺工錢的百姓們臉上也有了笑容,紛紛點頭,“這個好,以后我們就出點銀錢,湊一湊,請人替我們去服役。”
掰著手指來回算一算,他們不僅不用受累,還能多掙錢呢。
總督大人果然是天上的文曲星君下凡,就是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閔州再次掀起了一波給蕭景曜立長生牌位的熱潮。
得知這事兒的蕭景曜“”
雖然知道大家這是好意,但是自己還活著,他們就給自己立個牌位再每天三炷香,真的怎么看都覺得怪怪的。
偏生顧希夷還打趣他,“夫君可知,你現在在閔州百姓心里的地位,都快趕上媽祖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