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帝對每位孩子都很不錯。別看他拿太子寧王和福王三人當寶,但其他孩子也不是草,都是正寧帝放在心上的孩子。榮王這樣肆意張揚的小霸王性子也是正寧帝寵出來的,康王從小沉默寡言,不愛說話,正寧帝從來就沒對他說過一句重話,反而斥責了對他不滿的母妃。
本作者清涴提醒您最全的寒門天驕科舉盡在,域名
知道正寧帝去世的消息,康王和榮王怎么可能不趕回來
蕭景曜心中酸澀,卻還是攔著他們,先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再趕路,免得傷了身子。
兩人還是給蕭景曜面子的,蕭景曜這么一說,他們便放下了包袱,準備歇息一晚,明早立刻動身。
蕭景曜松了口氣,好歹把他們給勸住了,不然就這樣一路匆匆趕去京城,到了京城,這兩位王爺怕是得瘦得永嘉帝都認不出了。
到時候兄弟三人又是哭先皇又是心疼兄弟,也夠亂的。
蕭景曜試著扯了扯嘴角,最終還是放棄。閉上眼睛沉默良久后,蕭景曜才抬頭看向天空,秋高氣爽,萬里無云,天藍得仿佛是用顏料潑上去似的,又比顏料多了幾許靈動。
蕭景曜似乎在天空中看到了正寧帝欣慰的笑臉,自己也忍不住跟著笑了。知道你記掛孩子,心疼孩子,所以我把他們勸下了,讓他們好好愛惜身子,你知道了一定會欣慰吧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歇了一晚的康王和榮王就帶著護衛縱馬狂奔,一路向京城疾馳而去。
蕭景曜則看了看跟著出海的梁千山和劉圭,笑著問他們,“你們都去了哪些國家”
說到這些,梁千山的心情也不低落了,眉飛色舞地同蕭景曜講起他們這一路的所見所聞來。最開始經過的當然是安南和爪哇等大齊的附屬國,后來又到了滿剌加,在親眼看到馬六甲海峽之后,梁千山更加堅定了要拿下這里的念頭。
這并不是梁千山傲慢,而是來自天朝上國的底氣。宗主國想要附屬國一點東西,能算事兒嗎
更何況
梁千山竭力控制住自己想要上揚的唇角,盡可能冷靜地對蕭景曜說道“你可知道那個滿剌加國的人對榮王說了些什么”
蕭景曜頭上冒出來一個問號,突然想起當年倭島派使臣團來京城給大齊朝貢時,榮王還特地學了倭島話,跑去跟倭島使臣團交流套情報來著。
榮王的語言天賦,確實厲害。短短時間內就學會滿剌加語,好像并不奇怪。
才怪
起碼梁千山就驚訝得不行,他原本就以為榮王是那種做事略莽的粗神經武將來著。誰知道人家榮王還能走專業技術路線,一開口就把他給弄懵了。
但榮王這門外語學得太好了
滿剌加本就向往天朝上國的繁華生活。這個國家甚至出過一個離譜的國王,去了大齊朝貢一次后,說什么都不愿意回來了,就想著在大齊過日子,還真就讓他在大齊過了幾十年,最后葬也葬在大齊。
榮王和滿剌加現任國王談起這事兒,現任國
王臉上竟然還露出了憧憬之色,更是毫不避諱地對著福王吐露了心聲,“小王也很仰慕大齊的繁華,如果能像祖父那樣在大齊生活幾十年,葬在大齊,小王也是樂意的。”
榮王是位非常合格的將領,他領兵拿下高黎,并非是搶了別人的功勞。從定計到安排軍隊再到指揮,全都是他一人完成,最后還親自披甲沖在最前面,領著大軍踏破高黎王室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