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太子只有小湯包一個伴讀倒還好,現在永嘉帝一氣給太子選了四個伴讀,再加上其他皇子的伴讀,上書房現在可是熱鬧得很。小湯包又是其中最小的孩子。伴讀和伴讀也是不一樣的,四個人同樣能分出個遠近親疏來。蕭景曜想讓小湯包開開心心成長,沒給小湯包灌輸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其他人家可不一定。指不定對承載著他們家族厚望的孩子提出些什么莫名其妙的要求。
比如好好在太子面前表現,做太子最倚重最信任的伴讀。
看看蕭景曜就知道,提前和下一任帝王打好關系的重要性。
蕭景曜每回聽到這話就想翻白眼。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可不是永嘉帝幼時的伴讀,永嘉帝登基后可從來沒提拔過他當年的伴讀們別說伴讀,就是永嘉帝還是福王時,跟著他一起吃喝玩樂的小伙伴,永嘉帝也沒提拔過。
蕭景曜只覺得叮囑孩子爭太子信任的人家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好不容易蹭上了師資力量卓絕的上書房夫子的課,竟然不讓孩子專心念書學本事,反而提前催熟他們,壞了他們的心志,這真的是愛護孩子嗎
真要碰上個只憑個人喜好就提拔臣子的皇帝,那大家才該擔心大齊要完了。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蕭景曜伸手摸了摸茶杯,還感覺一陣燙手,又同梁千山說笑了幾句。再一看,水師已經拿了人,蕭景曜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茶水溫度正好。
跟著同行的史官見狀,靈感大發,提筆嗖嗖寫道“永嘉二年,曜出使海外,途遇匪盜,曜從容自若,命人呈上茶具,欣然煮茶,與千山笑談。及至水師大勝,茶水正溫。”
這一段被記在齊史蕭丞相列傳中,為后世增添許多茶余飯后的談資。許多人都在這精煉的記載中,窺見了這位傳奇首輔的一絲無邊風采。
蕭景曜從容品茶時,梁千山已經仰頭噸噸噸將茶全部喝完,高興地一拍桌子,茶具都跟著在空中跳了一下,才安穩落在桌面上,倒讓梁千山唬了一跳,趕緊收回手
,暗自慶幸自己方才收了些力道,沒把桌子上的茶具給弄碎了。
梁千山心虛間,水師已經綁了人回來復命。
蕭景曜看了一眼被捆成粽子的金發碧眼的海盜們,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幾分。
海盜們身上還帶著傷,臉上還有殘存的恐懼,見了蕭景曜和梁千山就激動地吐出一大串嘰哩哇啦的話。
梁千山煩躁地皺眉,“閉嘴,吵死了你說的鳥語老子聽不懂”
蕭景曜倒是大概都聽懂了,但他并沒表露出自己會外語的事,對方話里話外的震驚以及囂張也讓蕭景曜不悅,臉色也沉了下來。
梁千山則用看貨物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番,而后冷笑一聲,“你們最好祈禱有人愿意花錢贖你們。不然的話,老子就把你們扔進海里喂魚”
反正海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魚,就當是給魚們添餐了。
對方當然聽不懂,五個壯漢又互相嘰哩哇啦一通,眼神在蕭景曜和梁千山之間來回打轉,不知道他們兩個到底誰才是能做主的那個人。
按照他們的思維邏輯,當然是外表更粗獷,一舉一動間還帶著匪氣,比他們這幫海盜更像海盜的梁千山才是做主的那個。但蕭景曜就是那么簡單地坐在那里,就讓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海盜們甚至覺得蕭景曜會神奇的魔法,明明看起來比較文雅,一點都不粗魯,卻比一旁的將軍更讓人心生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