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蕭景曜今年滿打滿算,也不過一十九歲而已。
不到三十歲的閣老,簡直聞所未聞
多少有念書天分的人在這個年紀還在和舉人死磕,拼命苦讀考鄉試,只盼著能中個舉人。蕭景曜倒好,已經成為閣老了。
這對比,朝中一些老臣都忍不住掩面羞愧。和蕭景曜比起來,他們真的是一把年紀活到狗肚子里了。
還有蕭景曜被加封的那個太子太傅,也讓眾人很是抓狂。
從正寧帝到永嘉帝,蕭景曜一直官運亨通。現在永嘉帝又將太子太傅這一職交給蕭景曜,擺明了還要保他一代帝王的榮寵,帝王這么毫不猶豫的信任,誰不嫉妒
更別提蕭景曜的兒子還當了好幾年太子伴讀,太子十分護著他,小小年紀也有了神童的名聲,他日指不定又是一個蕭景曜。蕭家的三代富貴,已經被永嘉帝親手送到蕭景曜嘴邊了。
也有些人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蕭
景曜離京前就已經是大齊最年輕的一品大員,現在出海回京,立下大功,海外各國都知道大齊的強大,也知道大齊是禮儀之邦,派來大齊的使臣也十分懂規矩。都說是蕭景曜教導過他們大齊的禮儀和規矩,讓他們心馳神往。
這樣的功勞,蕭景曜板上釘釘要入閣。就是沒想到永嘉帝把太子太傅的位置也給了他。從此以后,大齊最年輕的閣老和一品大員的記錄,又被刷新。
眾人再次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蕭景曜果然是個無情的刷新記錄的機器。
好在他們不知道永嘉帝還承諾過要是他帶來的糧種真的有畝產過千斤的糧食,就給蕭景曜封侯。不然的話,這幫官員拼著撞死在太極殿的柱子上,都要阻止永嘉帝這個舉動。
這也是永嘉帝先前為什么要說等到糧種種出來后才給蕭景曜封賞。提前說了,朝堂上立馬沒有什么安慰的案子了
蕭景曜神色自若,并不因自己得了賞賜升了官而興奮,反倒是小湯包一臉與有榮焉,恨不得告訴所有人他的爹爹有多么厲害。
蕭景曜在眾人羨慕嫉妒的灼熱視線中坦然自若地用完了這頓飯。散場時,一堆人紛紛上來恭喜蕭景曜,新進的閣老大人,能力強到讓人仰望,這個時候不去燒熱灶,什么時候去燒
蕭景曜看著圍上來的一群人,客客氣氣地同他們寒暄。一旁的小湯包都跟著沾光,被他們夸出花來,說什么虎父無犬子,想必又是一位天才狀元,主打的就是一個能怎么吹就怎么吹。
蕭景曜見小湯包并未因為旁人的吹捧還飄飄然,很是能穩得住,心下詫異之余又十分欣慰,對著眾人微微一笑,“孩子還小,大家莫要將他捧得太高,給他太大壓力。”
小湯包心頭一暖,臉上的笑容壓都壓不住。
胡閣老欣慰地看著蕭景曜,捋著胡須笑道“老夫當年就看出,你是個閣老的苗子。沒想到你這么快就入了閣,歷朝歷代,都沒有你這么年輕的閣老,后生可畏啊”
蕭景曜眨眨眼,“我以為您要仔細叮囑我,好好看著國庫,莫要多出一分冤枉錢”
眾人先是一愣,而后哄然大笑。
胡閣老好氣又好笑,“你現在也成了戶部尚書,等你上任后,就能體會老夫當初的難處了。哪里都要花錢,你這個管錢袋子的,能不精打細算”
蕭景曜想了想,“幾個港口的商稅歸攏算一算,國庫應當能寬裕不少。我這是趕上好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