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還有小股胡人在呢。說起來蕭景曜離開這幾年,朝廷也沒少干活,看到海上貿易的巨大收益后,當然就有聰明人想到了和胡人通商,勉強能讓邊境徹底安寧下來。胡人被大齊打得沒了士氣,實力不如人,能通商總比真的餓死凍死或者被大齊軍隊打死強。兩邊也就試探性地開了榷場。現在去西域,來自胡人的危險比以往是要低一點,但也不是沒有。能鼓起勇氣去重走那條路的,都是不怕死的。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就算一心報國,也不一定非得拿命報哇。
最后,還是御史臺一位新進的御史攬下了這個活計。
為此,永嘉帝還帶著太子去祭了一回天。希望老天爺繼續賞臉,別讓大齊境內再有任何自然災難。
蕭景曜則繼續梳理戶部的新戶籍,順帶努力將大齊的銀票安利給每一個國家的使臣。看看這銀票,多么方便攜帶,獨屬于大齊的防偽標識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全世界只此一家,現在咱們有那么多的商業往來,不如將貨幣也統一一下除了金銀之外,也可以嘗試一下紙幣。
有金銀島的金礦和銀礦在,蕭景曜能穩住銀票的面值,不會讓大齊的銀票重現蕭景曜上輩子時空中大明寶鈔的悲劇。要是能說動這些國家,將大齊的銀票設為世界通用貨幣,各個國家的貨幣換算都用大齊的銀票來做基準
只要這么一想,蕭景曜都會忍不住笑出聲。
當然,這么大的事兒,蕭景曜也不指望一次就成功。多和使臣團磨磨嘴皮子,給他們洗洗腦,等他們回去后同自己國家的國王一商議,看得到其中好處的,說不定就同意了呢
蕭景曜也就是順手打幾竿的態度,能打下來幾顆棗最好,要是沒打下,也不虧。
蕭景曜那張嘴,忽悠起人來真是一忽悠一個準。使臣團被他哐哐哐一頓畫大餅,整個人腦子都暈乎乎的,覺得他們要是能同意用銀票交易就是文明的一大步,是自己國家的英雄。好在他們還有最后一點理智,沒有立即同意,而是說要回國請示國王。
蕭景曜十分理解,溫和地表示大齊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度,等著他們的回答。但要是他們的國王不同意,以后就不要怪大齊拋下他們和別的國家加深貿易往來啦。
使臣團“”
聽起來好像是威脅,又好像不是。不確定,再想想。不想了,反正回國后將話帶到就行。
教化館的教諭和各國使臣團出海的同時,御史也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途。
清涴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