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炮制,回家時,施璟先開車送賀臨到家里,才折返回去接蔣獻。這次蔣獻不敢再亂走,甚至也不順著原路先回,就乖乖蹲在原地等候。
國慶節八號這天,該收假了。
施璟的票她早就買好。賀臨和蔣獻也都先后買了自己的票,想辦法改簽和施璟連坐,但車票緊張,還是沒能改簽成功。
就這樣,三個人分別坐在不同的車廂。
回到城里,施璟繼續住在市中心的大平層,蔣獻和賀臨各回各家。三人之間有種奇妙的平衡,沒有再發生爭吵,但隱隱約約又有什么東西在伺機而動。
施璟很快辦好離職手續,叫林婉和焦霏出來約了一次飯,跟她們講了自己要開工廠,回收舊電動車的打算。
焦霏一如既往支持她,“你要是錢不夠,就跟我借。”
“夠的,我之前搞二手車的時候,攢了不少了。”
林婉躍躍欲試,想辭掉工作,和施璟一起干。
施璟想了想,不能讓林婉跟著自己冒險。
林婉現在的工作很穩定,萬一創業失敗了,對林婉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她一個人可以風雨無阻地干,失敗了還可以從頭再來,但林婉家境普通,不能輕易冒險。
她拍著林婉的肩膀“我先探探路,先把工廠開起來。等以后真的把自己的電動車品牌做起來了,你再過來跟我一起干。”
“那也好,到時候你一定要找我啊,我就喜歡跟你待一塊兒。”
施璟捏捏她的臉“肯定的,我現在最好的朋友,也就你們兩個了。”
施璟躊躇滿志,滿腔熱血,再次一頭扎進創業的激流中。
她打算先探清江州市及周邊的舊電動車回收市場,大致估算自己一個月內大概能回收多少電動車,再考慮該租多大的廠房。
按照以前的門路,她很快以六萬的價格,買了一輛性能不錯的二手皮卡車。五菱榮光新卡,額定載重16噸,貨箱長33米,寬18米,高度15米。一次性疊裝七八輛電動車,完全沒問題。
她在各種可以回收舊電動車的網站,都留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和信息,表示可以上門回收舊電動車。
之前做二手車生意時,微信昵稱是“買二手車找施璟”
加電話號碼。參加工作后直接改為“施璟”
兩個字。現在又更改為“施璟上門回收舊電動車”加一串自己的電話號碼。
發布了新的朋友圈,表示自己在回收舊電動車,有需要的隨時聯系。
蔣獻帶著幾份文件回到集團總部,進了蔣延辦公室。
蔣延在看手機上播放的視頻,唇角上揚,笑意藏不住。
視頻里的聲音傳出來,是施璟的聲音,“江州市內上門回收電動車,現場成交,賺錢又環保,有需要的聯系施璟,二十四小時在線服務。”
蔣獻一進辦公室,就聽到了熟悉的聲色,施璟發的這個朋友圈,他都看了十幾遍了。
“你在看什么”蔣獻重重將文件丟到桌面。
蔣延笑了笑,“她不上班了”
“嗯。”
蔣延把手機倒扣“那她現在是在收廢品嗎”
“那叫正規回收舊電動車。”蔣獻一字一句糾正。
蔣延身子往后仰,靠在座椅靠背,“也差不多嘛。”
“你有意見嗎”蔣獻明顯不悅,他很討厭蔣延總是以這種高高在上的語氣說話,不僅是對施璟,蔣延對很多人都是這樣,與生俱來的貴氣,讓他習慣性自命清高。
蔣延笑意不減“沒意見,只是覺得她很有趣,跟她在一起,應該永遠不會無聊吧。”
蔣獻眉宇間愈發煩躁“我現在沒跟她在一起。”
蔣延輕輕把玩桌上的鑲金鋼筆“她和賀家那位還沒分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