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時候這么關心大臣了
此刻,江玉珣的心中已經拉響了警報。
若是其他人被問到此事,定會借這個機會用“忠君報國”或者“替陛下分憂”之類的話敷衍皇帝,順便溜須拍馬一番。
可是江玉珣只能一邊回憶,一邊實話實說“莊大人叮囑臣,不能再在陛下面前沒大沒小,以免觸怒圣顏。”
江玉珣
救命,我這是不小心出賣隊友了嗎
江玉珣已經習慣在應長川面前丟臉,或是口出狂言。
可是賣隊友這種事,他似乎還是第一次做,業務頗為生疏。
話音落下,見天子蹙眉,江玉珣僅有的困意也瞬間消失得一干二凈。
我方才這番話似乎是在暗指應長川脾氣不好
完了,莊大人不會被我拉下水吧
想到這里,江玉珣連忙行禮,并替莊岳解釋起來“請陛下明鑒,莊大人絕對沒有別的意思。他只是擔心臣無遮攔、出言不遜,這才如此提醒臣”
江玉珣話還未說完,便被應長川笑著打斷“無妨。”
無妨
應長川不打算和莊岳計較了嗎。
不等江玉珣想清楚他話里的意思,天子突然起身,同時將守在外面的桑公公
喚了進來。
伴隨著“吱呀”一聲輕響,艙門被人從外拉開。
老太監佝僂著身子入內,稍一用力便推動隔門把船艙一分為二。
就在隔門將要關上的那一刻,應長川的聲音自屋內透了出來。
他的語氣無比平常“同往常一樣便好。”
水浪推著樓船輕輕地晃了一下,隨之生出一陣水聲。
天子的聲音忽然顯得有些不怎么真切。
下一刻,隔門終于闔起。
桑公公隨之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等江玉珣反應過來的時候,應長川的聲音已然消散在了夜空之中。
月光自窗外照來,冷靜下來的江玉珣忍不住思考。
同往常一樣便好
應長川該不會是讓我繼續保持從前的說話風格吧
天子巡游期間,依舊每日都能收到從昭都傳來的信報。
此時聆天臺的丹師已經在玄印監的駐地,按照江玉珣給的思路做起了實驗。
除此之外,昭都附近“屯田”的進展也頗為迅速。
次日,樓船甲板之上。
“回稟陛下,服麟軍軍營附近已屯出了數百畝良田,再過幾日就能開始種植這一季的冬小麥了”說話間,莊岳的神情頗為興奮。
話音落下之后,他又忍不住稍有些遺憾地感慨道“可惜今年這田還是墾晚了一步,這個季節只來得及種小麥,粟是完全趕不上了。”
一旁的另一名官員也笑道“確是如此,只能先委屈大家吃幾個月麥了,明年定當早早種粟。”
怡河平原雖然也種植小麥,但是按照歷史記載,此時距離它變成北方地區的主糧還有好幾百年的時間。
粟即小米,是目前大周北方地區的主糧。
最常見的烹飪方法為蒸和煮。
江玉珣穿越后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適應這樣的飲食習慣。
而無論再怎么不習慣吃粟米,他都未曾想過改以麥為主糧。
原因很簡單這個時代流行于大周的小麥品種和現代有所不同,磨出來的面粉極其黏牙,幾乎無法食用。
基本只能做成所謂的“麥飯”,用筷子夾著一粒粒地吃,味道真的不是很好。
此時已經入秋,錯過了粟米的最后種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