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申鳴不由拍了拍手說“未來可以用麻漆封裹管道,這樣比黃泥更密實一些”
“曹大人說得對,”江玉珣隨之附和,“能吸水只是第一步,未來大范圍投用,還得繼續改良才好。”
曹申鳴點頭如搗蒜,他從袖子里拿出一個本冊,一邊四處觀察一邊寫寫畫畫“江大人家這座山較矮,山坡也比較和緩。但是怡河平原上的矮山大小高低各有不同夏種和開墾田地前,還得測一測這渴烏能將水吸至多高處。”
說到這里,曹申鳴便小聲念叨起了數字來,似乎是忽然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江玉珣跟著點了點頭“曹大人說得是。”
雖認識不久,交流也不太多。
但一個上午便足夠看出曹申鳴的個性非常嚴謹,的確是“籍田”一職的不二人選。
他由莊岳推舉,最終應長川親自拍板任職。
想到這里,江玉
珣忽然恍了恍神。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大周朝堂上可用之人似乎多了起來
雖然早就知道前朝留給大周的是一個實打實的爛攤子。
但是具體有多爛,江玉珣直到最近才有了深刻體會。
最直觀的一點是昭都附近最大的一座糧倉,竟然建在怡河附近,去年那場大水直接淹沒了整片倉儲區。
不幸中的萬幸是,那座糧倉已經空置了十余載,就算是被淹也不大打緊。
夏收的時間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
舊的糧倉顯然已不能再用,修建新倉迫在眉睫。
前段時間負責此事的官吏選好了幾個地點。
現如今江玉珣要做的,便是代替忙于練兵的皇帝,將這些地點一個個看過,并記錄其優劣送至御前。
糧倉選址均在昭都附近,江玉珣沒用幾天時間便挨個看了過去。
仙游宮,流云殿上。
負責選址的幾名官員,與莊岳一道靜候于此,等待著天子的決定。
殿外流水滴答作響,春意從窗內漾了進來。
江玉珣一邊看自己手中的本冊,一邊對應長川說
“啟稟陛下,為防止為內澇還有潮濕,此番糧倉選址均在地勢較高的位置。其中有二處位于山前,外表看去雖然干燥,但離地下水太近,及其容易在看不到的地方返潮。”
天子輕輕點頭“另外二處可有什么問題。”
江玉珣稍稍猶豫了一下說“臣以為其中一處離官道有些過遠,運輸起糧草來不太方便,應當第一個排除。”
“而還有一處則離城鎮有些近,相較于其他幾個位置更容易遭到偷盜、毀壞,”他一邊說一邊將桌上的奏報交到了應長川手中,“最后還剩一處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均衡,這是詳細情況。”
應長川把奏報接了上來。
見狀,周圍幾名大臣均屏住了呼吸。
這幾人為官多年,深知天子事必躬親的習慣。
早在來流云殿前,幾人早早就準備好了應答的話語。
應長川接過奏報后,他們當即打起精神隨時準備回答問題,甚至打算帶天子現場查看。
沒有想到應長川竟然拿著奏報一邊看一邊問起了江玉珣,完完全全把他們忘到了一旁。
江玉珣不但對答如流,且像早就習慣了這一點。
這是什么情況
大臣們心里雖疑惑,卻不由松了一口氣。
唯有莊岳一臉欣慰地揚起唇角看來陛下是真的器重阿珣啊
轉眼就到正午。
桑公公帶著內侍官等在了流云殿外。
聽完江玉珣的匯報以后,天子抬眸看了一眼天色,便將桑公公一行人喚了進來。
糧倉之事下午才能定,皇帝這是要把眾人留在流云殿上共用午膳。
身著褐衣的內侍官捧著
云紋漆盤步入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