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半山的仙游宮隱于雪霧背后,差點難尋蹤跡。
大周非常注重冬至,每到這個時候朝野上下都會休沐五日以慶冬節。
今年的天氣有些奇怪,剛入冬的時候遲遲不見氣溫降,就當江玉珣以為即將迎來一個暖冬之時,卻連降幾場暴雪瞬間冷了下來。
此時官道上滿是積雪。
仙游宮內有一部分官員嫌麻煩沒有回昭都。
但操心家中酒坊、牲畜的江玉珣卻早早便乘著馬車回到了田莊中。
還好江玉珣舍得花錢,趕在入冬之前就在田莊內每間房里都修上了火墻。
此時窗外天寒地凍,但房間內除了干燥一些外,還算得上舒適宜人。
清晨天還沒有大亮,江家田莊便忙碌了起來。
莊內家吏原以為江玉珣會多睡一會兒,沒想到卯時剛過沒多久他便出門朝酒坊而去。
鵝毛般的大雪還沒有停,幸虧家吏連夜清出了道路,不然就連江玉珣這個田莊主人,都要在這里迷失方向。
北風呼嘯,滴水成冰。
江玉珣穿著一襲充滿了棉絮的纊袍,外面又裹了一層厚重的披風,這才勉強扛住屋外的寒風。
直到走進酒坊內,他終于脫掉厚重的披風。
江玉珣雖身著纊袍,但半點不顯臃腫。
反倒如翠竹積雪般更襯清瘦。
如今江家酒坊已經徹底修好,其中包含有化灌裝、勾兌、釀造、發酵和蒸餾等幾個不同的坊區。
江玉珣所處的便是發酵坊區。
見到他來,正在和麥曲釀酒的傭客立刻提醒道“公子當心著涼”
“公子回來了”正在擔酒的人也停下腳步與他打起了招呼。
“公子這么忙,不再休息一會嗎”
“不急,”江玉珣朝他笑道,“我先來看看酒坊和酵池內溫度如何。”說著他便走到了坊內。
傭客當即笑了起來“公子放心便是,外面的燒火的人一刻都沒停下來過”
“發酵”是釀酒的關鍵步驟,要想發酵質量好就得為酵池保溫。
當初建造這座酒坊的時候,工匠便提前設好了火墻,酵池也被緊緊地裹在了木材與多種填充物之間,以保證其溫度保持在二十五六度。
酒坊內的傭客們都穿著單
薄的夏衫,有的人額上還覆著一層汗珠。
夏收之后麥地里的秸稈全被留了下來,等的便是這一刻。
“是啊,”隨江玉珣一道來酒坊的家吏笑道,“江大人您看,那盆蘭花長得正好呢”
古代雖沒有溫度計,但這完全難不倒工匠。
他們早在勞作中發現蘭花最佳生長溫度就在二十五到二十八度之間,正好與酒的發酵溫度差不多。
江玉珣順著家吏所指的方向看去一盆小小的蘭花正綻放于酵池旁,它看上去非常精神,絲毫不知此時昭都已被風雪所籠罩。
“那便好,”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氣,“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
如今“烈酒”已經徹底流行于大周全境之內。
賣酒的生意越做越大,酒坊供酒更不能斷。
“瞧您這話說得”擔著扁擔從他身邊走過的傭客當即笑道,“這幾日正是賺錢的時候呢。”
語畢,眾人便跟著他一道笑了起來。
家吏也在這時給江玉珣端來一杯熱酒“公子,您先喝一口暖暖身。”
“好,謝謝。”江玉珣笑著點頭,將酒杯接了過來。
如今的江玉珣早靠賣酒狠狠地賺了一筆,并將這筆錢投回了田莊。
莊內的傭客們除了一月數百錢的“底薪”外,還有不少的“補貼”與“獎金”。
今日下大雪,傭客們一人便可多領三十個嘉鑄錢。
江玉珣喝了一口熱酒,忍不住向扁擔里看去“這里面裝的是什么”
“哦,這是釀造完酒后剩下的酒糟,”傭客用木瓢舀起桶內的東西,一邊向江玉珣展示一邊解釋道,“這些東西正好可以用作飼料,可比豬草之類的東西容易長肉多了”
見他要去喂豬,江玉珣也跟著想起了一件事“最近這幾天雪下得這么大,田莊內的家禽家畜可有凍死的”
江家田莊早已修葺一新,莊內處處透著金錢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