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兔猻媽媽還在帶幼崽,換成另一只兔猻,他現在可能已經和對方決斗過一場,失敗后被趕出領地,流落荒原,無家可歸。
真是好慘一只小貓貓。
更慘的是,昨天出去一趟,不僅沒有領地,甚至不小心走了一個大圈子,連水源都沒找到,一天下來除了吸貓,一無所獲,灰溜溜回到洞穴。
所以這天一早,穆沙早早起來收拾好自己,向水源處進軍。
幸運的是,路上沒有遇到大型的猛獸。
一路走走停停,穆沙想順帶抓點獵物填肚子,但都以失敗告終。這次抓鼠兔是他離成功最近的一次,卻毀于一根咔嚓折斷的干草。
兔猻捕食的成功率一般為3040。野生兔猻的成功率很高,但穆沙只是剛穿越過來,一點捕獵技巧都不會的冒牌兔猻。
好在這次他沒有走遠路,去往水源的方向正確,植物逐漸豐富起來,不再只是空空的草甸和零星的巖石,云杉上落了幾只喜鵲,歪著腦袋打量下方。
耳朵動了動,穆沙眼睛一亮,尾巴不自覺左右擺動了一下。
“貓嗷”
他聽到了流水的聲音。
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此處距離他的洞穴有一段距離,再繼續走下去,就太遠了些,來回不便,現在的距離就正正好。
繞過面前的一塊大巖石,視野豁然開闊,斜坡底下的山谷中,一條蜿蜒的河流橫穿而過,正值夏秋之際,河水還未結冰,較高的溫度使得高山積雪融化,水量增加,奔流不息。
水份充足,周圍草木茂盛,成片的藏羚羊群,牦牛群聚在此,一邊啃食野草一邊抬頭四處張望。
作為生命之源,水的重要性不必多說,飲水這一難題得到解決,而且既然有水,仔細找一找,說不定還能吃到魚。
穆沙難掩激動,期待地舔舔嘴角,化為一團移動的毛絨球樂顛顛地沖向谷底。
這只頗為肆意的毛球一路下奔而去,路徑上的小型動物四散避開,喜鵲扇動翅膀飛離樹枝。從未見過如此大膽的動物,羚羊群都略微騷動起來,見是一只對它們沒有威脅的兔猻,才重新安靜下來,伸著脖子看過來。
只能說是不知者無畏。
既然有如此多的食草動物在此,必然少不了以之為食的捕獵者。
他這一跑,便被暗處的野獸盯上了。
森冷的陰風從背后襲來,散發著危險的氣息,千鈞一發之際,身體本能快過大腦反應,穆沙往側面一滾,沿著慣性順勢連滾帶爬拉開距離,躲過這次偷襲,拔腿就逃。
跑動之間,他略微回頭,看到了攻擊的動物是一只猞猁。
短而鈍尾巴,背部毛色較深,散有棕褐色斑點,最為顯眼的是耳朵尖聳立著一簇黑色絨毛。
是只雄猞猁,體型高大,淺黃毛發和斜坡融為一體,幾乎無法分辨。這只猞猁正在半坡伏擊,穆沙大大咧咧從上面直跑下來,驚動了沿途的動物,其中就包括它的獵物。
莫名其妙就失去獵物的猞猁異常惱怒,爪子彈出,眼中流露著冰冷的殺意,做出攻擊姿態,冷冷盯著無知無覺,正往它這個方向奔來的穆沙,在他經過的一剎那,發動攻擊。
不妙,招惹到一只猞猁。穆沙心中嗷嗷叫苦,后悔不已。
猞猁,屬于中型猛獸,生存能力極強,分布廣泛,是動物界中同等體型的天花板,單挑起來落單的狼都不一定是它的對手。
果然,猞猁完全沒打算放過它,喉嚨里發出滲人的咕嚕聲,追擊中猛然起跳,伸出爪子向他撲來。
兔猻的體型小些,穆沙身軀一壓,來了一個急轉彎,險險避開它的利爪。
猞猁一擊不中,落地后利落轉身,鍥而不舍地緊追著兔猻。
穆沙發誓,即使是曾經中考體測時,他也沒這么拼命過,這要是不拼盡全力,小命就保不住了。
地上滿是碎石,走路都不太平穩,但他此刻完全爆發了自己的小宇宙,硬是沒讓猞猁的爪子落到身上。
可這具小短腿的身體本就不善于奔跑,猞猁卻是貓科動物中的長跑健將,此消彼長之下,穆沙甚至能感受到身后猞猁的滾燙的鼻息。
疲憊感傳來,四肢發軟,穆沙拼命擺動自己的小短腿。耳朵捕捉到猞猁的動靜,他們之間的距離在逐漸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