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們保持著生前的生活習慣,而城里又有捕來不久的生魚。也就是說,漁民們會一如既往出海捕魚。
他們走不出叢林,但漁民們不受影響。說不定能借此找到出去的路。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比如,那些漁民實際沒有去到海岸,只是在山中溪流中放了捕魚網;又比如,即使走出了叢林,島嶼依然變幻莫測,混淆他們的方向,以至于找不到來時的漁船。
但不管怎樣,這個方法總是值得嘗試的。
商議好細節后,隊伍準備開始行動。
現在過凌晨不久,漁民應該會在黎明前出海,還有三四個小時。當然,基于城鎮居民詭異的行動,這一點并無法保證。保險起見,需要提前在城鎮邊緣守著,直到有人出發。
目前隊伍加上方銘,共有九個人。雖不算多,但為免大部隊行動引人耳目,還是暫且分散成了兩支小隊。
薛爍與方銘一起,讓全楚悠去帶領另一只小隊。
稍后,隊伍一前一后出發了。
通往城鎮的路并不難找,大約是島嶼有意引導活物走向城鎮。然后,在能依稀瞧見燈火的范圍,隊伍停下腳步。
“就在這里等嗎。”薛爍問。
方銘左右看看,繼續繞城鎮前行,直到另一側。
這里是他第一次來時的位置,伐木工的小屋就在不遠。
被大鬧過一番,房屋一片狼藉。墻壁炸出一個洞,周圍瓦礫四散。
而在獵物逃離后,城鎮居民從恢復平靜,無事發生一般各自回到了原位。伐木工同樣,繼續回到門前砍伐粗木。
方銘瞥了旁邊木架一眼。原本掛在上頭的尸體不見了,不知收去了哪里。血跡尚未干涸,偶爾有血滴垂落。
“那是什么血。”
薛爍注意到了這點,眉間皺緊,“島上還有動物”
方銘沒回話。
不過薛爍大概只是隨口一問,沒有細究。在確定要在這里等待后,吩咐隊員們原地待命。
方銘同樣抱槍坐下。
漁民的房子與伐木工相隔不遠,要觀察跟蹤的話,這里是最好的位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城鎮內依舊燈火通明。部分居民總算有了其他舉動,停止勞作回到屋內。
伐木工也終于停了。他手下的木材幾乎稱不上是木塊兒,已成了木屑。但他卻未察覺一般,依舊放進竹筐中。收拾好后,又走進破破爛爛的屋子。
起初,隊員們的神經還是繃緊的,好容易見到點兒出去的希望,都強作了精神。可當長久的靜止后,都不禁有些松懈。十多天沒有好好休息,眼皮子禁不住打架。
走路聲,居民怪異的呢喃,風聲,樹葉摩挲。
這一切都混雜在了一起。
直到一聲輕響,是槍支輕敲樹干。他們一下回了神。
“準備。”方銘起身,“來了。”
隊員們紛紛望去,有人拿著捕魚網走出屋內。
城鎮里不止一位漁民,雖居住的地方高低起伏各不相同,但都基本前往一個方向。
方銘等人沒有立即去跟。直到最后一位身影沒入叢林,才展開行動。
尚是夜,天際已隱隱透出一絲晨光。叢林依舊被包裹的密不透風,能見度卻要好上不少。
為免被察覺,手電筒暫時關了。拉遠了位置,只憑腳步聲判斷方位。
隊伍剛才聽方銘提過這些居民的習性。相比其他異形,靈敏度和能力并不算高,但攻擊性和再生能力極強,十分難纏。所以一旦被發現,必須第一時間逃走。
一路人走走停停,路卻不見盡頭。無人敢放松警惕,屏聲斂息,悄悄跟蹤前方。
天愈發亮了,晨光甚至透進了密林中。這同時伴隨著氣溫上升,密林逐漸變成一個蒸籠。
眾人本就缺水,這會兒都出了汗,盡管出發前補充過水分,也不禁有些口干舌燥。
呼吸聲大了一些。
“噓。”
薛爍忽地止步,令眾人噤聲。
眾人以為被發現,緊繃著臉停下。而這一停住,才發現腳步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陣陣迎來的海浪聲。
漁民們大約已走出叢林。
長久的困倦后,他們終于聽見風吹樹搖以外的聲響,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伴隨前行,樹木愈發稀疏,浪濤聲也愈發清晰。
“我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