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被轉移到一處空曠場地后,不代表任務結束。
特警隊和拆彈專家緊急分析這是一枚什么炸彈,并且要將其拆除。最好手動拆除,因為炸彈本身,就是犯罪嫌疑人遺留在現場一個犯罪證據。
在鬧市區不明顯,等到帆布包拉鏈打開后,一陣清晰的滴答響就響起了。再一扯開,赫然有一個簡陋的紅色定時裝置。
遙控引爆器加定時裝置。
這是兩手準備,很顯然,岳離歌早就決定了。如果因為距離太遠,導致引爆遙控器失靈,定時裝置也會到點啟動。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表情嚴肅起來,開始動手拆除。
很多電影里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倒計時不斷滴答作響,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緊張刺激,死神的腳步在步步逼近,無數觀眾都吊起了嗓子。
“拆彈專家”手里握著一把剪刀,在面臨生死考驗時,常常不知道該剪紅線還是藍線。
仿佛兩根線,一根連接生存,一根連接死亡。一根通往天堂,一根溝通地獄,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爆炸,生死抉擇就在一瞬間。
決定命運的手,這一刻似乎就握住電影熒幕主角手里,牽動著所有觀眾的心,看得人冷汗直流。
現實中的排爆,雖沒有那么緊張刺激,也相去不遠。
特警隊員穿上厚重的排爆服,特警支隊長甕聲甕氣地走過來,他手機剛結束了一場通話“小江同學說了,犯罪嫌疑人是手工制作的炸彈,所有零部件都是家用器械拆卸下來,無法追蹤來源,小子們,現在開始拆除”
作為特警隊長,賀遠對排爆知識也非常了解。
江雪律看到事后一間房子里,專家們從各大爆炸地點提取了炸藥殘渣,根據技術不斷還原炸彈的全貌,針對爆炸現場做出了詳細鑒定資料。那一摞厚厚的資料,封存在警局檔案室里。
他把這個結論說出來,省了許多功夫。
這符合特警隊的初步分析。
近十年來犯罪者的技術日益升級,炸彈只是一種手段,都能被玩出花來,呈現出“靈巧化”、“裝藥選擇多元化”、“引爆方式詭異化”等特點。如果用高中學生的說法,這根本不是紅藍顏色的選擇題,而是一道道過程繁瑣復雜的應用題。
換言之,排爆隊搞不清楚原理,沒有萬無一失的把握根本不會動手。剪斷一條線就能成功排爆,是典型的影視藝術加工情節,也已經是過去式了。
在場警員均訓練有素,大多身經百戰,有豐富經驗。
在江雪律的劇透下,炸彈還嚴嚴實實被包裹著,可一張完整的線路回流圖,已經在他們腦子里清晰呈現。
好比做手術前,每一名動手術的主治醫師,手里握著一張結構完整的人體ct圖,知道人體哪里出了病灶,再對癥下藥開刀。
這種作弊式的手段無疑節省了許多功夫。
幾名警員穿上厚重的防爆服,拿起工具刀,在不驚擾
的前提下,將膠帶和外包裝拆離,仔細端詳電池的連接方式,一根根理清電源線與電路板。確定線路如同人體結構一樣精確無誤后,把填充物一一取出,賀隊才小心翼翼地拿起無磁尖嘴鉗,剪斷了第一根電源連接線,然后第二根2
確保第一顆炸彈解體分離了,賀隊取下防爆頭盔,長舒一口僵硬的熱氣,發現大冬天了,自己整個額頭汗水都被打濕了。
他們只花了二十分鐘。
放在平日里,光分析炸彈都要花去半小時,隊里要有萬無一失的準備才會上手,零零總總的時間算下來,正式拆除要花去兩到三小時。
更別提,岳離歌的炸彈沒有時針指示。如果真要拆,是一場性命攸關的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