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大洋彼岸有一場對照組實驗,參與實驗的人都是一群普通人,實驗對象被分為兩組,進行封閉式的培養,一組接受為期一個月的贊美、表揚和鼓勵,從外貌、人際到能力全方面地夸夸夸,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大夸特夸。
“哇,你長得可真漂亮”
“這雙鞋子真酷,你挑衣服的眼光真好,你品味太厲害了。”
“你連報告都會寫,你教教我吧”
這組的人從一開始被夸時的受寵若驚,很快習以為常,認為自己就是那么棒
另一組接受為期一個月的辱罵、貶低和批評,依然是從外貌、人際到能力全方面呵斥,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大肆指責。
這組的人從一開始被訓斥的不知所措,很快到懷疑自己,認為自己是否真的那般無能。
實驗結果很快出來了,第一組的人,他們變得樂觀開朗、積極陽光,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信。這時候實驗室故意給他們制造了一點點小的挫折,把一瓶水潑灑在他們身上,或者是給他們的試卷打零分,樂觀組的人一點都不放在心上,一笑置之。
第二組的人被打壓得失去信心,他們抑郁消沉,充滿悲觀,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oser。
這時候一瓶水灑在他們身上,僅僅被打濕了衣服,伸手擰干就好了,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他們居然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起來。他們感覺自己就是被丟進海里綁了巨石的溺水者,試卷上的零分,成了擊垮他們的最后一塊巨石,他們精神崩潰了,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人。
實驗結果太過鮮明,三十天就能讓一個陽光自信的人變成一個陰郁自卑的人。科學家得到了自己滿意的數據,同時也被告上了法庭。因為第二組實驗的人,僅僅一個月的改造,他們人均消瘦了十多斤,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傾向,有人心灰意冷動過輕生念頭,有人走上了極端之路。
這種實驗太過違反人類,涉及精神控制,早已經被明令禁止了。可是類似的東西,居然在二十一世紀的互聯網死灰復燃。
如果仔細將視角放在直播間的標題,會赫然發現,直播間的名字叫游戲三十天逼瘋一個人
atchan是這場游戲的發起者,而游戲的靈感來源,赫然來源于上世紀的那場無疾而終的實驗。
他們隨機地選中一個孤僻的、失敗的、現實中無足輕重的倒霉蛋,進行操控,很快就選中了一個人。
長達半個月的辱罵開始了。
下雨沒帶傘,罵他蠢連天氣預報也不會看
被老板訓斥了,罵他工作能力幾乎為零,簡直是一個社會垃圾,進一步激怒他
什么,他發過自己的照片
從他的眼睛、鼻子、眉毛,多角度地挑
出毛病,一個容貌清秀的年輕人,別鬧了,你不知道自己長得多丑嗎我長成你這樣,我根本不會出門
方方面面的貶低,不會有一個地方落下。用詞要多尖酸刻薄有多尖酸刻薄,充滿了無盡惡意,將岳離歌的世界緊緊包圍。
果然如他們所料,岳離歌從一開始自知理虧、低聲下氣地道歉,到最后懷疑人生、歇斯底里,對方一點點被激化,成長極為迅速,甚至不需要三十天。
岳離歌還不知道,自己的被無孔不入地控制了,他生活中屬于美好的東西被過濾了,留下的全是充滿戾氣的片段,他日日夜夜輸入的都是負能量。
atchan加大力度
很快“噔”的一聲,岳離歌經常使用瀏覽器朝他推送了幾篇文章,岳離歌點進去了,發現這些文章的內容無一例外皆是“你知道嗎,失敗的人有以下五個特征”、“自己不努力,反而怪命運。”、“深度解析小丑人物隱喻,社會邊緣人該如何對社會表達不滿摧毀社會舊秩序或者建立新秩序,向一切可能的事物宣戰”
atchan有新的留言進來了,攔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