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實際出版后,江雪律勸孟冬臣少印一點,孟冬臣也沒全然把握,他說“要不然第一版就出一萬冊好了。”
江雪律“”
一千冊就足夠了,一萬冊這得賣到天荒地老啊。
等樣書到了,他會給周眠洋他們一人一本,不錯了,剩下的九百九十六冊就慢慢賣吧。他腦子里閃過江州市公安局里跟他交情好的警官,想過要不要也給他們寄一本,可是給別人寄這種東西,光是想一想,少年耳朵尖都開始滾燙了,握著筆刷題的手指也開始不自然地蜷縮。
孟冬臣一意孤行“我找了行家幫我們潤色修改了,這是我和你的第一本書,怎么也得出一萬本,未來我會去申請調查那些重刑犯,北美那鼎鼎大名、專門采訪重刑犯的記者肯德是我的偶像。他的研究和著作滿足了世人的好奇心,每一次出版都登上北美暢銷圖
書排行榜。”
當然了,孟冬臣也清楚知曉自己跟偶像的距離,“賣不出去就放著,幾年內慢慢出。”
有時候出書不一定是為了暢銷,是一個敲門磚,一份履歷,出版社年年都會自掏腰包出一些賠本書。他以后向那些教授領導自我介紹時,順手就能遞過去一本。
至于那些教授領導看不看書,帶回家很可能是擺在書柜上吃灰這種事,結果并不重要。
出版商也這樣認為,他們一開始也沒當回事,他們要到了版號,兩個月后,他們在宣傳時也很低調,唯獨書封比較用心,把全書的內容概括一下。
“驚天大案、人性罪惡、內心探索。”
“為母犯罪蛇蝎美人心宗教兇殺案如果你好奇他們作案的動機,如果你擔心他們滿口胡言,請不用擔心孟冬臣和treasure聯合出品,這并非是破案實錄,沒有驚心動魄的緝兇過程,只有他們作為采訪人,走進藍泊山監獄,走進危險,走進各類犯罪人的隱秘世界。”
“包括月前的驚天越獄案,那數名犯人他們內心在想什么,探索人性之奧秘,就等你來”
這本書真的定位十分尷尬。
孟冬臣本來采訪的內容是紀實文學,可以分到刑偵紀實,非虛構文學,結果treasure一一戳破謊言后,就硬生生把紀實文學變成了幻想類。勉強可以分去犯罪心理學,但犯罪心理學的書架上全都是國內外知名資深學者的著作。兩個年輕人的作品放在上面,簡直格格不入。
可你要說它的定位是幻想,那肯定不是。
一開始分類就遇到了問題。
他們沒有選擇在市中心鋪貨,也沒有在書店最顯眼的地方擺放樣書。
出版商傻了才會浪費這么好的位置,出版這種冷門書。
而是在一些警校、醫校門口多鋪貨,果不其然,他們的判斷沒有錯,一開始購買的皆是警校生、法醫專業的學生或者冷門破案類愛好者,他們本身就對這些東西感興趣,未來也會從事相關職業,自然會為自己的興趣職業慷慨解囊。
一名警校生在翻閱時,甚至還遇到了同校的教授。
這位戴教授是華南警校的犯罪學教授,他在書店里看書,一開始似乎神色挺不以為然,結果翻了幾頁漸漸看入迷了,為此還去華南大圖書館申請借閱了上世紀的報紙,找到了當年的記錄相互佐證。
這名戴教授解答了內心疑惑后,第二天上課就給大家安利了新書。
“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未來有一半以上的人會走向社會,成為審判席的一員或者成為一名警察,你們還稚嫩,可以這本書。這本書很適合入門級別的你們,最起碼讓你們知道,不要輕信犯人的證詞。凡事相信證據。”
“正如書中這個treasure說的,不要相信一個犯罪分子滿嘴的謊話,如果形容一個人叛逆,可以用二百零六根骨頭,二百零五根反骨。那形容犯罪分子的謊話連篇,便是他們一張嘴巴再說,腦子
里無數神經都在急速調動,在教他編謊話。說謊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