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途中跑的能力”
“很穩定”
“這小孩兒,韌性很足啊”
一直到最后的沖刺跑階段,蘇嶼都沒有任何因為身體的疲憊所帶來的放棄的念頭。
哪怕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他的身體確實已經極端疲憊,但他仍舊咬著牙關身體姿態前傾加大擺臂幅度,以盡可能的沖刺姿態越過了這一場測試的終點線。
“本組測試優勝者十二中,蘇嶼同學。”
“最終成績14秒32風速002s。”
在蘇嶼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邊上正在候場測試的夏令營學員們先驚呼了出來。
“臥槽,怎么是他啊”
在候場學員們的驚呼聲中,有些沒在關注這一組短跑測試的學員也好奇地轉過了頭來,紛紛詢問發生了什么事。
“怎么怎么誰贏了啊怎么這么大的動靜”
“蘇嶼那個蘇嶼啊”
“槽蘇嶼”
“是那個身體很弱的蘇嶼嗎不是吧,這一組測試的都什么水平啊連蘇嶼都跑不過”
等跟在蘇嶼身后的第二名、第三名成績出來后,在場的學員們都愣住了。
“第二名14秒47、第三名14秒59,擦,這成績也不弱啊”
別看大眾熟悉的百米短跑成績都在個位數,差不多也在10秒多,但那是成年組而且是水平較高的職業選手,事實上男子12秒64的成績都夠得上國家三、級運動員的標準了。
而從初中階段整體的體育測試標準來看,13秒5就是優秀水平了,16秒及格。
與蘇嶼同組的這些學員成績普遍在15秒以內,都是初中階段良好水平,再加上這些學員對于起跑器起跑和聽槍起跑的不適應,將這些情況再結合最后的成績綜合來看的話,這些學員實際都不差了。
結果他們居然都輸給了蘇嶼
那個公認是來夏令營劃水的弱雞
“不是吧我記得之前有人報過蘇嶼的成績的啊,他的百米最好成績不是17秒多嗎艸,所以他就來夏令營兩天,成績躥了3秒”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