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的訓練雖然是在少年組的訓練場地,但訓練并不與省隊的少年組共同進行。
關于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的基礎情況,用裴定山的話來說就是都不行,都得練。
當然,練歸練,卻肯定不是胡亂訓練。裴定山單獨為周宇昂和蘇嶼兩人都設置了不同的訓練方案,用以針對兩人不同的特性。
例如針對蘇嶼的訓練,其中強調的暫時還不是高負荷的訓練方案,對于蘇嶼當前的身體情況,需要在有限的訓練強度下給予他身體足夠的訓練刺激,同時要給他的身體留下足夠的恢復、調節空間,讓蘇嶼既可以在有效的訓練中得到體能、力量、速度等各項能力素質的提升,同時也不至于對身體產生過大的負荷量。
而針對周宇昂的訓練方向則完全不同。
裴定山在訓練前就對周宇昂提出了第一且唯一的要求忘掉你過去學過的所有技巧,包括你的主動用力腿也就是你的起跑腿也需要重新調整。
聽著前面的話時,周宇昂還樂顛顛地表示沒有問題,等聽到要換起跑發力腿時,周宇昂的臉色才真正變了。
對于短跑運動員來說,起跑發力腿前后的變更可不是一件小事兒,經過多年的訓練學習,起跑發力腿對運動員來說就像是右撇子的右手一樣,已經是深深刻入骨髓的習慣本能了,想要更換起跑發力腿是不亞于抽筋洗髓的痛苦過程。
又或者說,這樣的學習過程就是要讓周宇昂重新開始學跑步的一個過程。
周宇昂在怔了一下后,第一次對裴定山問出了為什么。
裴定山看了眼他,又看了眼同樣在一旁的蘇嶼,點點頭后看向周宇昂“今天知道長嘴了”
蘇嶼聽著裴定山對周宇昂的冷面吐槽,默默抬眼,看向了怔住了的周宇昂。
周宇昂這會兒收起了平時活蹦亂跳的爽朗模樣,臉上的神色都比往常要鄭重嚴肅了許多,看得出來,裴定山提出要他更換發力腿的這個要求對他的沖擊很大。
“教練,您帶我們做過體測,我的右腿力量比較大。”
裴定山翻了翻手里的作訓冊,將記錄著周宇昂數據的那一頁亮了出來“相差無幾。”
周宇昂仍舊在爭取“但是我這么多年都是用右腿作為主動發力腿,我對于右腿發力已經非常適應,這對于我的起跑反應速度有益”
裴定山看了他一眼,平靜道“你一直以來使用習慣的并不代表就是正確的,如果你認為當前的起跑發力腿就是對你最好的,那么實際上你甚至并不需要再來找我訓練。”
“我知道,國內的教練對于起跑發力腿的選擇并不嚴格,絕大多數教練都讓你們依照自己的習慣來做出選擇,但是你是否觀察過,在國際賽場上,頂尖選手絕大多數采用的都是以左腿作為主動發力腿”
周宇昂這會兒再度怔住,然后搖了搖頭“沒有。”
“我在布萊德學院學習時,曾經閱讀過這樣一組數據采用左腿作為主動發力腿時,運動員普遍能夠獲得更快的反應速度,這個數值從80毫秒到100毫秒不等。”
“當然,或許你當前的實力并沒有到需要追求這80毫秒到100毫秒的時候,但當有一天,你距離全國紀錄甚至亞洲紀錄都已經很近時,你的速度卻遭遇困境,那時的你或許就能讀懂這100毫秒背后的意義了。”
周宇昂聽著裴定山的話,有些發愣。
從這些天的受訓情況來看,他原本以為裴定山更看重的是蘇嶼,他作為一個撿著便宜一起受訓的巨型掛件,教練能夠給他單獨的指導已經很好。
但裴定山的這一番話卻讓他忽然驚覺,事實上裴定山并沒有不看重他,對于他的訓練以及未來,裴定山從一個教練的角度,同樣為他考量了許多。
就在這時,裴定山才收起手里的作訓冊,道“是現在跟著我更改你的主動發力腿,還是等到以后你的肌肉記憶更加深入骨髓時因為可能出現的成績困境再來更改你的主動發力腿,這是你的選擇決定好了告訴我。”
拋下這句話后,裴定山不再理會周宇昂,而是看向了蘇嶼“周宇昂的選擇很辛苦,你的選擇也會同樣辛苦。”
“在此之前,你完全沒有任何的訓練基礎,這決定了你所需要學習的內容量會是周宇昂的數倍,同時你的身體條件也決定了你的訓練量必須要少于周宇昂。”
當裴定山將對話的槍口轉向蘇嶼時,蘇嶼也定定地看向了他。
裴定山看出了蘇嶼眼里的倔強,顯然是不服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