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嶼再一次從起跑器上站起來時,就聽到邊上裴定山冷冷地吐出了這3個字。
蘇嶼“”
蘇嶼勉強平緩過自己的呼吸后,悶悶地應了聲嗯。
這是裴定山和蘇嶼之間定下的規矩,當蘇嶼在每天的訓練中出現5次明顯錯誤后,當天晚上裴定山會給他單獨加一節理論課作為懲罰。
之所以會定下這種懲罰,純粹是因為蘇嶼的身體條件不適宜用額外加訓作為懲罰,裴定山也發現了,蘇嶼對于他似乎有一種格外的抗拒情緒,于是就將針對蘇嶼的懲罰改為了晚間增加一節1v1的理論課。
恰好,裴定山從來都不認為作為運動員不需要知道理論有的教練信奉熟能生巧,但他并不這么認為。
運動員事實上才是最熟悉自己身體的人,在早期運動員能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教練需要從旁指導并為運動員理論支持,但隨著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升,一并要提升的一定會有運動員的個人理論知識儲備。
只有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運動員才能更好地思考自己想要提升個人能力應該往哪個方面發展。
而如果任由運動員在少年時期純粹懵懂地聽從教練指導進行訓練,來達到所謂的熟能生巧、以后就了解了的效果,那么有很大可能性會在教練沒能觀察到的細枝末節上給運動員留下一些難以改正的錯誤習慣。
其實蘇嶼也知道,裴定山跟他的1v1理論課不是什么單純的懲罰,但或許是前期的抗拒心理已經形成,因此在面對裴定山時,他確實很難不感到煩躁。
在聽到第四次這三個字時,蘇嶼就抿起了唇,他在回顧自己剛剛起跑動作中的錯誤在哪里。
“髖關節。”
裴定山只是輕輕地在旁說出了三個字,蘇嶼很快反應過來,在剛剛的起跑器起跑訓練中,他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起跑預備姿勢以及身體軀干的前傾角度上,忘記了力首先從髖關節發出的傳遞過程,沒能很好地運用自身的髖關節力量。
這種錯誤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畢竟像是他這樣0基礎的選手,想讓他迅速地掌握什么叫做髖關節發力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但很顯然,裴定山對于他的要求和期望遠不止于此。
如果讓一般的教練來看這倆人的訓練模式,一定會覺得這倆人真是一個人敢教一個人敢學,畢竟全都是追求質量不追求數量的訓練模式,這對于基層教練來說總歸是讓他們不那么放心。
另外省隊的另外一些教練也知道裴定山對蘇嶼格外看好,因此時不時地也會有人來觀看裴定山對蘇嶼的訓練,觀看之余還是會對蘇嶼的情況提出擔心。
“小裴啊,蘇嶼的這個爆發力是真的不太行,這起跑階段包括整個兒跑步的過程里速度真能上得來嗎”
裴定山則對此非常平靜,他冷靜地道“在蘇嶼當前競技水平下,起跑的落后對他的影響并沒有大家預期的那么大,而除了起跑階段對最大力量的要求較高之外,后續的途中跑和沖刺階段實際上對于力量的運用效率和使用彈性勢能的能力才是對速度更為關鍵的影響因素。”
裴定山的這套理論對于省隊的教練來說還是較為陌生的,他們對此抱持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在私下里討論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關系,等結營測試賽開始的時候,就知道小裴的訓練效果怎么樣了。
至于買一送一的贈品周宇昂,這段時間他始終在痛苦地重新學習短跑技術的過程中,僅僅是更換主動發力腿這件事就讓他焦頭爛額了,雖然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在重新學習和更換主動發力腿的這段時間里,周宇昂也遇到了不少挫折,總有一種自己仿佛已經不會跑步了的錯覺。
真正痛苦的時候,他也短暫地后悔過自己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不對,但在和蘇嶼合訓的過程里,他也看到了身體條件遠遠不如自己的蘇嶼,怎樣咬著牙在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里訓練到臉色慘白大汗淋漓。
還別說,每當看到他們303寢室的小祖宗這樣咬著牙死倔著訓練的模樣后,周宇昂也覺得自己訓練的困難仿佛也不算是太大了。
隨著訓練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38天的夏令營訓練時間轉之間就所剩無幾了。
而隨著夏令營結束的腳步一點點臨近,作為全國u16田徑基地賽預選賽的夏令營結營測試賽的開賽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