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處于賽場前三位的選手并不是他們最初所預想的葉明浩、蔣若輝和湯顯文這三人之中,葉明浩確實仍舊還處于領先的位置上,但是排名在二三位上的卻已經是來自s省體工隊的蘇嶼和蔣若輝在互相競爭更靠前的領先位置。
由于教練區席位的位置角度緣故,在場的這些教練在這一刻甚至無法分辨出蘇嶼和蔣若輝兩人之間究竟是誰的位置更靠前一些,但是肉眼可見的是,在蘇嶼身側的周宇昂與蘇嶼
之間的距離也非常地接近,此前在加速階段周宇昂甚至短暫地領先過蘇嶼。
至于此前被教練們看好過的湯顯文,他的表現實際上也非常不錯,只可惜此時湯顯文明顯處于落后階段,不說和蘇嶼之間,就是和周宇昂之間也出現了一定的位置落差。
緊接著,賽程過半,賽場上的領先集團和后方選手之間的分界也已經越來越清晰了。
在整個賽場上最前方的仍舊還是g省省隊的葉明浩,雖然在比賽開始的起跑加速階段,葉明浩曾經短暫地落后于蘇嶼,但是這種落后并沒有影響到葉明浩自身的狀態,這甚至對于葉明浩來說仿佛是一個刺激得他狀態更加出色的開關。
在蘇嶼的刺激與追趕之下,這種面對強敵的刺激讓奔馳在賽場上的葉明浩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壓迫感,也是在這種壓迫感下,他察覺到自己似乎已經突破了既往的最大速度,那種酣暢淋漓的速度感讓他感受到身體之中的血液都仿佛在這個瞬間奔騰燃燒了起來。
而在他的右手邊,蘇嶼也始終堅定不移地向著終點的方向全力奔跑著。
出色的起跑反應速度給他的起跑加速階段帶來了格外出眾的優勢,但是他知道這還不夠。
不論是是他左手邊的葉明浩還是在他右手邊的周宇昂,僅僅是起跑反應階段001、002秒的反應優勢,放大到整個百米階段,那么與他們之間也只不過是不到20公分的距離差。
一旦他在整個比賽過程之中產生任何的失誤,這區區002秒上下的反應優勢就會被葉明浩和周宇昂借著他們自身出眾的身體天賦條件所抹平。
耳邊劇烈的砰砰跳動聲與所有人踏地的腳步聲也無法擾亂蘇嶼頭腦之中的清晰,不論周圍的所有人踩著怎樣的步伐,他也始終保持著自己獨有的步伐節奏。
保持住你的節奏,回憶你在訓練之中的每一個動作記憶。
每一個步伐的著地、支撐、蹬踩與離地,每一次擺臂的幅度與每一個著地瞬間的膝角與踝關節角度
這些對于普通人來說完全難以感知的角度與變化卻仿佛刻印在蘇嶼的腦海與肌肉之中了,完美一些,再更完美一些
當近乎完美的技術動作得以保持,體能的消耗似乎也變得緩慢了些許,雖然來自身體與肌肉的疲憊酸痛已經逐漸爬上蘇嶼的身體,但是那種從小到大已經習慣了的身體疲憊感與酸痛感卻并無法為蘇嶼帶去太多的煩惱。
甚至于,這種在賽場上不斷被刺激的神經更令得蘇嶼的精神格外亢奮了起來。
他可以他可以跑得更快
這種固執的念頭深深地從蘇嶼的腦海之中扎根、生長。
那么接下來他需要做些什么呢
感受這條賽道的力量,感受來自地面的力量反饋,他的力量雖然有限,但是來自地面的反饋力量足以幫助他更好、更快地加速前進
一步、兩步、三步
在周圍的對手們已經加速進入了自己的最大速度
,同時開始逐漸無法保持自己的最大速度的時刻,蘇嶼的速度卻與周圍的所有對手相反他的最大速度階段還未到來
“太可怕了這個小孩兒”
觀眾席上的教練們幾乎是全程面帶驚愕地看著蘇嶼的表現,不論是他的起跑反應速度還是他在起跑加速階段表現都已經足夠讓人驚嘆,但更讓人驚嘆的果然始終還是他在中后程階段的這種加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