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89米的高度比185米的高度并沒有高上太多,但就是這4厘米的差距,開始讓接下來的比賽變得殘酷了起來。
在這個高度上,除了一開始的王文也之外,在他之后的連續3名選手全部都試跳失敗了,隨著這一次又一次的試跳失敗,比賽的過桿壓力又來到了張兆赫的身上。
與18米高度第一次試跳失敗時候的情況不同,這一輪的189米高度,前面已經有了王文也這個選手的成功,這讓張兆赫臉上的神色明顯更加凝重了起來。
依照跳高比賽的規則,如果王文也第一跳成功,而他第一跳失敗,那么哪怕在下一輪高度的試跳中王文也和他都失敗了沒能過桿,最終的勝利者也會是王文也因為王文也在上一個高度中成功一次性過桿,而他則是第二次試跳才過桿。
也就是說,如果張兆赫不想輸給王文也的話,接下來的這189米高度的第一輪試跳他就必須一次性成功。
此時,張兆赫帶著這樣的壓力站在了助跑線前,他想起了在上一輪185米高度的試跳時,江源在前面5名選手4名試跳成功的壓力下,竟然也從容地完成了他的試跳。
不能輸給他
這樣的念頭在張兆赫的腦子里冒了出來。
也是此時,站在賽場邊上的蘇嶼突然悶聲道“他要失敗了。”
周宇昂和不遠處的葉明浩、蔣若輝都愣了一下什么
就在蘇嶼話音剛剛落下時,助跑線前,
張兆赫在倒計時還有四十多秒的時候就從助跑線前起跑,但是明顯可以看出,張兆赫的這一次助跑不是很成功。
如果單純從速度角度來看,張兆赫的這一次助跑其實是非常快速的,這種快速看似能夠為他較大的速度助力,但是這種速度已經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圍。
也就是說,跳高如果想要取得較好的成績,應該在跳前階段獲得良好水平速度的同時,也憑借助跑階段調整自己的身體姿態,讓自己能夠在最后起跳時以一個良好的身體準備姿態跳躍過桿。
而張兆赫的這一次助跑快倒是快了,但是節奏明顯出了亂子,已經不在他的節奏控制范圍之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兆赫這一跳的失敗幾乎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
當所有人看著張兆赫的這一跳失敗時,跳高決賽的場地邊上,蘇嶼的表情平靜從容,似乎一切就該是這樣的,而在他的身邊,周宇昂和蔣若輝在看向他時,臉上都帶出了明顯的驚愕,就連葉明浩的臉上也是一副贊嘆的模樣。
葉明浩小聲道“他是個天才。”
蔣若輝在邊上用力點頭。
葉明浩又一次小聲地感嘆道“不僅是短跑上的天賦,他的洞察力以及學習能力和對賽事的分析能力,恐怕都是我們遠遠都比不上的。”
聽到這里,蔣若輝有些遲疑“他看跳高看起來是很準,可是除了跳高之外呢如果是短跑比賽的話,他看得未必會比我們準吧畢竟我們也練了這么多年了”
葉明浩聽著蔣若輝的這話,笑了下,道“這就要看等到有短跑賽事時,我們能不能再聽到他的點評了。”
相對于葉明浩和蔣若輝低調的討論,周宇昂就要浮夸許多,他在愣愣地看了眼蘇嶼之后,大笑著伸手揉了揉他的腦袋,在蘇嶼要噴火之前,他又松開手笑道“好你個小嶼,我宣布,303新的bkg就是你”
“嘖,不說別的,你剛剛冷酷無情地說他要失敗了的時候,真是帥炸了”
蘇嶼“”
蘇嶼懶得理會抽風的周宇昂,此時的賽場上,第一輪試跳失敗的張兆赫臉上明顯出現了懊惱的神色,但試跳失敗已經是事實,他也只能將視線轉向了他后面一位登場的選手,也就是江源的身上。
助跑線前,江源還在等待橫桿裁判重新將橫桿放到橫桿架上,直到橫桿裁判確認當前橫桿的高度沒有問題后,江源就冷靜地舉手示意自己已經準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