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江源不由地看向了不遠處蘇嶼所在的方向。
所以,之前小嶼每一場向著極限沖刺的比賽,是不是都帶著這樣激烈的情緒的呢
遠遠看去,江源能夠看出蘇嶼也正在全神貫注地看著他的方向,他于是笑著朝蘇嶼和周宇昂的方向揮了揮手,最后又將注意力重新收回到了自己眼前的助跑線上。
滴答滴答,在這個過程中,計時器一直在不停地走著,而時限員一會兒緊張地盯著計時器,一會兒緊張地看向了江源的方向。
終于,這一回,在計時器還剩下最后30秒的時間時,江源深吸口氣,抬腿邁出了他的第一個助跑步伐。
前四步中,他的每一個助跑步伐抬腿的幅度都很高,很明顯,在面對從未挑戰過的226米的橫桿高度時,江源也在盡己所能地抬高自己的身體重心和積蓄彈性力量,爭取讓自己盡可能的有機會越過眼前的這道橫桿。
緊接著的弧線助跑中江源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只有足夠的速度才能為他足夠的身體重心騰起高度。
所有觀賽的觀眾只看到眼前的賽
場上,江源在有節奏且快速的助跑中劃出一道型的弧線直達那道226米的橫桿之前,當他的起跳腿在橫桿前蹬地起跳的那一刻,現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觀眾們親眼看著江源的右擺動腿緊接著在空中快速有力地擺動幫助身體的騰升扭轉,也是在所有關注的注視下,江源的上半身先是順利地越過了橫桿雖然有些勉強,但是上半身成功過桿了
可還沒等蘇嶼身邊的周宇昂興奮起來,蘇嶼就已經沉默地抿著嘴道“差了一點。”
周宇昂上一秒還在激動興奮地看著橫桿的方向,緊接著就聽到了蘇嶼這一句讓他透心涼的話,果不其然,在蘇嶼的話音還沒落下時,騰空中的江源雖然努力地沉下肩又運用髖部的力量挺起下、身,但是他的下半、身還是擦到了橫桿,于是在江源落到海綿包上的同時,被他觸碰到的橫桿也隨之落下了橫桿架。
現場的主裁判當即示意aaadquo10號選手江源,226米高度第一次試跳,失敗。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在現場主裁判舉起紅旗示意江源這一跳失敗時,現場包括夏令營學員和各個隊伍教練在內的觀眾都發出了遺憾的嘆息聲。
教練區席位上,這些各個隊伍的教練們臉上寫滿了贊嘆。
“不可思議,他是完全有機會能夠跳過的”
站在看臺護欄前的劉文健心里更是激動得砰砰亂跳,因為正如所有教練所說的一樣,剛剛這一跳,江源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
現場的場地旁,周宇昂在唉唉叫著只差一點時,蘇嶼也說了相同的話“這一跳,源哥是有機會的。”
這一跳的失敗并不在于江源的騰升高度不足,而在于他的經驗不足,有點類似于先前張兆赫從給16米高度突然升到18米高度時那一次試跳的失敗,但江源是從206米的高度升到226米的高度上,雖然突然提升的幅度相同,但是江源過去從未有過226米高度的試跳經驗,因此在試跳的時候身體重心騰升到最高點時,沒有第一時間找準過桿的時機以及身體重心下壓乃至于運用髖部力量幫助下半、身過桿的時機。
如果是一位經驗足夠豐富的跳高選手,在江源剛剛的那個騰升高度下,是完全有可能、有機會成功過桿的。
想到這里,蘇嶼抿著嘴看向了江源所在的方向這一跳,江源是有機會過桿的,但是這一跳之后,江源過桿的機會或許就要愈加減少了。
“啊為什么”
周宇昂在聽到蘇嶼說接下來兩跳的機會要更低時,臉上露出了愕然的神情“你哥他缺乏經驗的話,那這一跳之后不是更好找到適合的時機也更有機會成功了嗎”
“源子他剛剛只差一點了”
周宇昂強調著只差一點了,但是看著剛剛連續預言成功的蘇嶼,又看了看江源的方向,撓了撓頭,瞬間不太確定了起來。
蘇嶼臉上的表情也懨懨的不太愉快,他也不想做出這樣的判斷,但是根據他自己的估算,接下來兩
輪江源成功過桿的機會確實是越來越低了。
不是因為有了經驗之后找不準時機,而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