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說著,裴永勝一邊看向直播畫面“至于江源這里,這孩子的成長路線太快也太順利了,包括他自己也意識到并且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
“參加這一次的亞運選拔賽,我們就是想讓他在比賽中感受到什么叫做緊張,什么叫做挫折和壓力。”
這是在場的教練組成員們第一次聽裴永勝提起江源的這個情況。
有的教練理解這種挫折教育,但也有的教練覺得這個挫折教育有點太早太過了“如果他真的太緊張了,這次挫折之后一蹶不振怎么辦”
裴永勝聽著這教練的話,屈指扣了扣桌面,笑道“怎么辦不怎么辦。”
“每個選手都得經歷這一關,這一關,陳澤鑫經歷過、于宙經歷過、廖明明、王琦、高旭都經歷過,他們是成功闖出來了,才
能走到現在。”
“江源會遇到這一關,我也會幫著他往前邁,但如果他自己走不出這一關,那最后他的成就也就只能止步于此了。”
在過去,有太多有天賦的選手,在成長順利的時候一帆風順,在遇到挫折之后卻
一蹶不振,又或者在面對強敵、面對國際選手時aaarsquo選擇性狀態不佳aaarsquo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這樣的選手,即便原本的天賦再好,最終的成就也必然有限。
所以正如裴永勝所說的一樣怎么辦不怎么辦。
江源現在遇到的問題,也只能靠江源自己往前闖。
賽場上,江源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身體仍舊還是有些緊繃著的這一跳不好跳。
在明確知道自己當前的問題時,江源也沒有對自己的這一跳有太多的強求,他知道,不論自己現在究竟有多緊繃,他也必須先跳出這一跳。
他需要感受自己的狀態和問題,然后才能拿出更好的狀態和表現。
開始吧。
在主裁判示意他可以起跳之后,江源沒有因為自己這會兒的狀態緊繃而多做拖延,而是在原地盡力舒展放松了一下之后,深吸一口氣,開始向著助跑區前方的起跳板方向開始了他的助跑
“江源這一跳開始助跑了”
嘰咕直播間里,田汝輝和周繼明都微微提著心,看向了直播畫面中的江源兩人都在希望,不論如何,至少不要起跳失敗。
賽場上,江源仍舊保持著他的助跑節奏,可以看得出,因為緊張的緣故,他的助跑所表現出的身體姿態其實是不如他以往比賽助跑中放松的,但是江源的助跑節奏并沒有被打亂,逐步穩中加速的助跑節奏對于許多選手來說已經是非常理想的表現了。
嘰咕直播間里,周繼明也補充了一句“這個助跑速度很快”
緊接著,話音剛落下他就立刻追了一句“江源上板”
只見直播的畫面里,江源在助跑逐漸加速并到達起跳板前后,主動起跳腿一腳踏上起跳板,因為他的起跳速度很快,即便是現在的高清直播畫面也很難看得清江源這一跳上板時究竟有沒有犯規,但他的整體空中姿態卻是非常好的,他的手臂在空中伸展,整個身體都伸展開來減緩了在跳躍過程中身體向前翻滾的趨勢,最終運用髖部的力量完成了在空中最后的騰身,然后落地。
“好可以”
“江源的這一跳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