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隊伍的選手都只是最初互相看了兩眼,隨后就三方各自散開,到了不同的比賽場地上展開了訓練。
而在蘇嶼到短跑的場地開始熱身時,他能夠察覺到,不少日本隊選手的視線都投注到了他的身上。
如果他現在真的想要迷惑對手的話,就應該再做出虛弱的模樣對于病了這么多年的他來說,這幾乎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但他沒有。
他只是日常地熱身,然后練習,感受拉帝納體育場這塊跑道和他過去在國內所跑過的跑道之間有什么不同。
或許是因為蘇嶼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同,因而日本隊那些選手中的討論聲反而漸漸地弱了下去。
“狼之子,他并不像媒體所報導的那樣虛弱。”
“不論他是否虛弱,他都不會是一個好對付的選手。”
在日本隊的選手中,出現了兩道清晰的聲音。
人群中,高橋直人和安藤翔悟兩人對視了一眼,然后在又看過不遠處專注訓練的蘇嶼之后,他們也不再繼續停留在原地,而是同樣開始專注地投入到了訓練之中。
一直到當天屬于中國隊、日本隊以及英國隊的適應性訓練時間結束后,裴定山才問了蘇嶼一句感覺如何。
蘇嶼想了想,應道“還不錯。”
頓了下,又補充道“我感覺拉蒂納的場地,跑道的地面彈性要比國內的場地略強一些。”
裴定山聽到這里,點點頭“嗯,這對你來說是個利好的消息。”
如果要是讓普通人來聽他們的對話,恐怕都要為兩人之間的對話感到迷茫了哈跑道的地面彈性的區別這也能感受得出來的嗎
事實是,對于這些職業選手來說,他們就是能夠感受到不同場地建設標準下,不同跑道的細微區別。
由于場地建設所使用的材料、建筑標準和施工水準等等不同的累加因素,哪怕都是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對于這些選手們的感受也會是不一樣的。
所以這也就是賽前的適應性訓練存在的意義之一。
當然,這也是選手們為什么需要多參賽、通過以賽代練的練習,更多地感受不同場地以便自身能夠更快速適應不同場地的原因。
剛剛的訓練,不僅是蘇嶼,還有其他選手或多或少也感受到了拉帝納體育場的不同,只是有的人感
受不明顯,有的人如蘇嶼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其中的區別。
但不論感受明顯與否,在適應性訓練的時間結束之后,所有人也都需要迅速結束訓練離開場地了。
而在離開場地時,恰巧中國隊的選手又和英國隊的走到了一塊兒,這些英國人在看到蘇嶼之后,又挺開心地跟他打招呼“嘿小玫瑰”
蘇嶼“”
蘇嶼忍了忍,沒理他們。
那些英國隊的選手不知道為什么,仿佛都有點憨憨氣質在身上,即便蘇嶼沒有理會他們,他們也挺開心,還對他說“嘿,小玫瑰,你生氣的樣子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