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他感覺自己好像成功破開了重重陰霾,在自己職業生涯的困境里看到了一絲嶄新的希望。
接下來的時間里,林澤凱在節奏訓練上就一直跟著蘇嶼的訓練進度在進行雖然這意味著他必須按照蘇嶼的訓練進度走,但他也無怨無悔。
因為如果按照他自己的進度自己訓練,他跑10次未必能夠有一次準確的節奏狀態,但跟著蘇嶼的節奏訓練,雖然對他來說還有點勉強,但是他每一次的訓練都能跟著蘇嶼準確地達成。
成功的次數多了,他自己對于這種速度節奏也漸漸有了一點點屬于自己的領悟。
雖然他在這方面的領悟力可能有點差,但是他相信,水滴石穿,自己終究有一天可以成功地掌握屬于自己的節奏
賽場旁,劉欽龍看著終于正常進入了訓練節奏的林澤凱,眼中也是萬分的感慨。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林澤凱的訓練居然還能夠通過這種曲折的方式達成。
想到這里,他感慨道“怪不得這林澤凱的教練拿他沒有辦法,一般來說運動員對節奏的掌握用分段計時器訓練十有八九都能成,但是林澤凱在這方面的掌控力實在是太差了一些。”
“他自己訓練領悟的話,光在這上面消耗的時間就不知道要多少了而且他頭天訓練第二天還就能忘記,估計到了最后,他教練也放棄了,干脆轉而開始提升林澤凱的速度耐力,讓他可以在后程階段有更好的發揮。”
“老王哦,就是林澤凱他的教練,之前跟我感慨過很多回,說這孩子人老實,又喜歡這個項目,唯一的毛病就是節奏掌控和體能分配,偏偏還是400米這個項目的死穴之一。”
“我當初也幫老王一起想過不少的辦法,沒想到最后居然是這樣解決了。”
裴定山點了點頭,解釋道“有部分人對時間、速度、節奏的認知是非常不敏感的,林澤凱就是這類人群,你要讓他掌握節奏,就要讓他先掌握時間,而在跑動過程中控制時間又是比常規狀態下把握時間更困難的一件事。”
“他在訓練中如果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這些事情,那么反而會拖累他在其他方面的訓練進度,而他如果只是保持一定的節奏訓練量,那么在每次訓練時,他首先需要逐漸找到感覺,然后反復嘗試十次訓練中,真正準確、有效的訓練或許不足一次。”
“在這種情況下,訓練難度大、訓練耗時長、訓練成效低,他的教練會選擇放棄對他進行這方面的訓練也可以理解了。”
“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有蘇嶼在,他只要跟著蘇嶼的節奏訓練,每一次對于節奏的訓練都是準確有效的,接下來他的節奏掌控必然可以得到一定水平的提升。”
劉欽龍在聽到裴定山這么說之后,也是頻頻點頭,但他很快想到了什么,問“小裴教練,你說這個訓練方式,回頭我跟老王說說,讓他在省隊里也繼續按照這個方案給林澤凱訓練,你看能行嗎”
裴定山在聽到這個
問題后,搖了搖頭“我建議不要。”
劉欽龍有些驚訝“為什么”
裴定山道“蘇嶼的實力比林澤凱強,節奏掌控的能力也近乎完美,林澤凱跟著他的訓練雖然有些勉強,但卻是有效的向上訓練。”
“而回到省隊,林澤凱面對的選手大概率實力不如他,節奏掌控能力也未知,或許有可能他跟著蘇嶼訓練的這一小段時間找到了一些節奏把握的感覺,在返回省隊的訓練之后,又重新陷入沼澤。”
頓了下,裴定山補充道“到時候,林澤凱在當前訓練階段所累積的信心,很有可能重新在省隊的訓練內被擊潰,對他的職業生涯或不太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