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隊友”
蘇嶼愣了一下。
裴定山的語氣始終很穩定,點頭肯定道“對,你的新隊友。”
蘇嶼想了一下,問“是400米的嗎”
他知道裴定山這個賽季以來有重點關注400米的單項,就像是當初留在國內和國家隊的教練們一起對全國的400米教練進行了講座授課,還有由裴定山竭力推進的奧訓基地的這次集訓。
裴定山先是點了下頭,又搖了搖頭“是,也不是。”
“不僅是400米,這一次的篩選也包括100米和200米。”
100米和200米
蘇嶼下意識的頓了一下,也明白了裴定山話里的意思。
畢竟裴定山之前就跟他說過了,鄭天錫和馮楚明在明年東京奧運之后就會選擇逐步退役,在他們正式退役之前,或許可能還能撐個一兩年,但下個巴黎奧運周期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而現在的田徑國家隊內,其實男子百米單項上的正選選手只有鄭天錫、馮楚明和他。
另外像是高天武、陳培杰和于少杰他們,都只能算是田徑國家隊4100米接力隊的隊員,而這個接力隊的名單是隨時有可能因為國家隊這里的安排產生更替的。
現在,國家隊方面一旦考慮到鄭天錫、馮楚明他們的退役,那么100米這里的選手也是勢必要進行更替的。
那么首先遇到的就是新一批國家隊選手的選擇問題。
在國家隊里,包括國家隊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理論上名單都是每年更新一次的,不過考慮到教練團隊的默契度,以及教練團隊和選手們互相之間的配合默契度,所以在一個奧運周期內如2017賽季2020賽季為東京奧運周期,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隊員和主管教練都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但一些達標選手充足,參賽名額有限的項目,根據選手的狀態起伏,主力名單可能會發生變化。
但短跑組這里現在顯然還沒有這種甜蜜的煩惱,目前國家隊短跑組內能夠稱得上主力的,實際上還是只有鄭天錫、馮楚明、詹佑銘和蘇嶼這么幾位。
所以現階段的新選手選拔,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前培養出新一代的主力選手苗子。
從這兩年世錦賽、奧運的達標成績不斷攀升的情況來看,不指望新入選的選手能夠在未來兩年內迅速成長到能夠憑借自身實力拿到世錦賽和奧運的參賽資格的程度,但也希望在未來兩三年的時間里,至少成長到有機會能夠憑借國際田聯積分去沖擊世界大賽名額的程度。
至于運動員的選拔,國家隊實際上也是有自身的標準在的,分為成績選拔、擇優選拔和推薦入選三項。
其中成績選拔要求選手獲得如世錦賽、奧運會前八名或是單項世界排名前一十,又或是亞運冠軍等成績。
擇優選拔會相對寬松一些,根據選手賽季國際排名,從國際排名21名到50名之間都有機會入選。
不過很顯然,裴定山這一次要選拔的選手都是不可能符合以上標準的,裴定山這一次讓蘇嶼一起來挑選的選手,最終走的會是推薦入選通道。
事實上,裴定山當初帶著蘇嶼進入國家隊,以及后來周宇昂的征召入隊,走的也都是這個推薦入選通道當然,所謂推薦通道也不是光推薦就行了的,同樣也有基礎標準在,就是要求被推薦的選手潛力巨大。
而潛力巨大的標準就是,該選手在未來34內,可以代表國家參加世界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