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茹雪幾人猶豫著要不要離場時,李家門口傳來了喧鬧聲。
在李家待了不少時間,這會已經十點多。
與李家關系相熟的人家,不會在吊唁完馬上就走,而是要留下來守靈靈,吃頓飯才能離場。
沈靈韻她們在吊唁完后,就一直在奠堂不遠處坐著交流,東拉西扯的,時間很快就來到了這個時間點,眼看著快要吃午餐,門口突然就從傳來了喧鬧聲。
王茹雪幾人驚詫地站起身,視線投向李家門口。
李家在香江是巨富,保鏢眾多,在今天這種場合,一般還真沒有人敢這樣鬧騰,敢鬧騰的,就一定有足夠的底氣。
“是大姐的幾個孩子,他們趕回來了。”
王茹雪視力不錯,她很快就看清沖進門的幾人。
李大幾人都是李家人,保鏢還真不敢攔。
“媽,媽。”曹慧麗的三個孩子是在各自保鏢的攙扶下沖到靈堂前的,他們沒有看奠堂上的遺像,而是直接撲到了棺材上。
才停靈第一天,是不會封棺的。
所以幾兄弟一眼就看清了棺材里一點氣息都沒有的曹慧麗。
人死得久了,血液早就凝固。
血一凝固,自然就讓整個人都透著一股陰森的慘白。
李大、李一
、李三,三兄弟的手剛摸到遺體上,就感覺到了刺骨的冰冷。
是死人的溫度。
三兄弟再有控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撲在遺體上痛哭起來,他們三兄弟跟母親的關系比跟父親親近多了,李正信忙,從小就沒有多少時間陪伴,三兄弟能有如今的成就,絕大部分是因為曹慧麗的教導。
李大幾人的年紀都不算大,間隔相差一歲的他們最小的李三剛一十一歲。
與李永昌同年。
香江法定結婚年齡早,曹慧麗跟李正信結婚第一年就有了李大。
面對最親之人的離世,真傷心與假傷心在有了對比后,是最明顯的。
李大幾兄弟的悲痛任何人都能一眼就看出。
而悲痛并不是誰的哭聲越大就越代表悲傷,而是神情與眼神。
李大三兄弟中,只有最小的李三哭得撕心裂肺,其他兩個哥哥都是小聲的哭泣,但那場面,任誰看一眼都能看出他們心如死灰的悲傷。
不少人都知道李永昌不是曹慧麗的親兒子。
此時看著親兒子與養子間的悲傷差別,眾人的目光多少都帶上了一絲唏噓,對于李永昌這個人,心中也有了自己的評價。
李永昌是最先見到李大幾人的。
他萬萬沒想到這種場合幾人居然會趕回來,按照計劃,直到母親下葬后這三兄弟才能趕回來的。
就在剛剛,看到李大幾兄弟下車,他驚得差點露陷。
也就沒能在第一時間把人阻止,又或者是把消息告知在后院休養的李正信。
“大哥,一哥,三哥,媽咪她”
李永昌隨后撲到棺材上也拉著曹慧麗的衣服痛哭起來。
不過他再痛哭,也是沒有什么眼淚的。
這就是真傷心與做戲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