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秀從落魄孤女變為孟家的恩人,如今又成了孟微勤口中的未婚妻。
他的話猶如平地起驚雷,就連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老夫人都瞬間變了臉色。南秀感覺到孟夫人握著自己的手猛然用力,原本慈愛的笑容也顯得僵硬起來。
南秀陷入了沉默。她確實很喜歡孟大哥,在這個世上也僅剩他一個勉強能算作依靠的人了,但又能看出孟大哥的家人并不希望他為了報恩娶自己為妻。
聽到孟大哥說要娶她的話,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激動開心。
孟夫人細看面前這個瘦小安靜的丫頭,摸出她手心都還有著一點薄薄的繭子,可見定是窮苦人家出身,實在不是自己滿意的兒媳人選。
老夫人眉間緊皺著,沉吟后道“婚姻大事關乎一生,總不好這樣草草定下。人家姑娘剛來,應當先安頓好再說。”
孟微勤了解祖母的脾氣,看出她是在拖延敷衍,但也沒有急著爭辯什么,先命人將離自己院子最近的一處院落打掃出來安置南秀,還親自挑選了一些服侍她的下人。
然后才又去了祖母的住處。
孟夫人也正在這里等著,一看到兒子的身影埋怨立刻就寫在了臉上。但她一輩子養尊處優慣了,兒子從小主意大,她管教的機會并不多,成年后也拿不出母親的威嚴,所以即便心急如焚,還是盡量語氣委婉地勸道“就算是天大的恩情,何至于娶她進門我們孟家再養一張吃飯的嘴又不是件難事”
孟微勤徑直跪在了兩位長輩面前,認真且慎重道“南秀的父親臨終前將她托付給我,沒有他們父女,我也不可能活著回來。父親在世時教導我們子女要知恩圖報,如今唯有給南秀一個歸宿,才算報答了南家父女莫大的恩情。”
老夫人見他這般固執,手中的拐杖重重敲著地面,沉聲問道“就非要你來給這個歸宿嗎”
按照她的意思,可以由孟微勤的母親出面將南秀收為養女,讓她未來能夠以孟家嫡女的身份嫁一個好人家。南秀今年十六歲,只是一介孤女,又生在窮鄉僻壤,哪里能做得了孟府的主母。
若孟微勤真的娶了她,宮中徐貴妃那邊更是不好交代。如今貴妃娘娘正得圣寵,又剛誕下小皇子,風頭無兩,她的親妹妹徐引襄與孟微勤青梅竹馬,這兩個孩子是他們兩家一早便默許將來會湊做一對的。
但孟微勤心意已決,老夫人和孟夫人根本拗不過他。好在又得知了南秀剛喪父不久,這段時間理應為父守孝,并沒有到火燒眉毛的程度,總算是還有轉圜的余地。
其實說起來,原本老夫人和孟夫人對徐引襄也并不是十分滿意。只因徐引襄是個病秧子,常年離不得人在身邊照顧著,幾乎隔幾日就要喝藥,情緒稍一激動便會昏倒。
過去孟微勤將她捧在手心呵護,陪她長大,頗有非她不娶的架勢。老夫人和孟夫人好不容易認命了,結果又來了個鄉野長大的南秀,簡直兩眼一抹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等到用晚飯時,孟夫人又在悄悄觀察著南秀。即便她仍然不贊同這門親事,還是難免先拿出了婆母挑剔兒媳的態度看她,不指望她規矩禮儀半分不差,只是怕她行為粗野上不得臺面,連洛陽城里平頭百姓家的女兒都比不上。
這一點上南秀倒叫她有幾分滿意,用飯時一直安安靜靜的,眼皮都很少抬。
孟夫人暗暗點頭,一抬眼卻正撞上兒子冷淡的視線,尷尬地抿了抿嘴。
孟微勤顧不上修養身體,第二天又帶上足夠的人手回到阿公山下尋找南父的尸骨。
南秀堅持要與他同去。他們趕到那日分開的地點時南父早已經不知所蹤,沿途詢問村民才知道已經有好心人代為收斂了南父的遺骸,又用一副薄棺將人草草下葬了。
孟微勤給了那個人許多錢財作為答謝,又請來大師將南父的墳遷到了一處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