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不如您來為我們,還有鏡頭前的觀眾朋友們,講解一下姜維的生平”
后者站起身來。
王教授笑道“好,既然主持人要求了,那我就講講關于姜維的重要的人生經歷吧。”
“姜維,字伯約,他原本是魏國人,后來被諸葛亮收歸麾下,得到重用,并且成為師徒關系。”
“因為這樣的知遇之恩,姜維不僅在諸葛亮死后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甚至還讓人覺得比較偏激諸葛丞相曾經六出祁山,而姜維則做到了九次伐魏。以攻為守,守衛蜀國。”
“在與魏國鐘會、鄧艾等名將的對抗中,姜維其實算是勝多敗少,然而由于兩國國力懸殊,對于蜀漢而言,如果不能取得大勝,那便等同于敗。因此,在曠日持久的對抗中,蜀漢的境況變得越來越差。”
“公元263年,魏將鐘會率軍攻打蜀漢,姜維于劍閣率軍堅守拒敵,鐘會久攻不下。此時,魏國名將鄧艾率領小部分人馬繞開劍閣,從另一路偷襲,中間有兩座比較大的城池可以抵抗,其中一座城的主將是諸葛亮的后裔,但這個后裔只繼承了諸葛亮的忠心,卻沒有本事,好好的城池不守,非要出城迎敵,因此很快淪陷;另一座城的主將干脆開城投降了,鄧艾得以順利抵達蜀國都城下。”
“后
來的結果大家應該都知道,蜀后主劉禪也不戰而降。”
“得知成都城破,姜維仍然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向鐘會投降,并在之后煽動其謀反,為的是把水攪渾,好找到機會光復蜀國。”
“可惜最后還是失敗了。”
“魏國士兵因為姜維降而復叛,加上多年對戰,對他痛恨無比,因此將他的尸體扔在荒野,讓野獸啃食。”
“姜維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具有爭議性的。有人說,蜀漢能在諸葛亮死后再撐三十年,正是姜維的功勞;也有人說,蜀漢之所以第一個被滅,恰恰是姜維窮兵黔武導致的。而他的所作所為,一方面對諸葛亮、對蜀漢表現出了強大的忠心,令人動容;另一方面,他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也的確也蜀漢人民帶來了災難。”
我靠,姜維真的是
方向錯了,越堅持越錯
就為了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嗎怎么感覺還怪好嗑的,之前居然都沒聽過姜維,不應該啊
以一己之力害苦了蜀漢全體百姓,姜維這種人也值得敬佩嗎
我覺得姜維的精神很偉大啊
srds,諸葛亮忠于蜀漢外加北伐,被歷朝歷代歌頌;怎么姜維也忠于蜀漢外加北伐,就被很多人指責呢
諸葛亮伐魏是因為當時蜀漢還有條件北伐,而且他是一邊北伐一邊修生養息;姜維伐魏純粹是為了伐魏而伐魏,根本不顧百姓死活,性質完全不一樣
故意在鏡頭前說一個小眾又有爭議的人物,這個素人帥哥就是想博關注好趁機紅起來的吧
確實,這個素人好下頭
觀眾如何討論,林飛池并不清楚,對于周亮宇的質疑,他只是笑了一下。
姜維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在鏡頭前三言兩語分辨清楚的,于是道“個人想法不同,我只是佩服他的那種堅持與永不放棄。”
盡管王教授科普了許多姜維的事跡,可畢竟都是粗略的史實。由于不確定姜維究竟是怎樣的人,并且感覺林飛池說出這樣一個名字來也確實比較奇怪,故而許多中立的觀眾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投票。
反觀周亮宇的粉絲,她們已經察覺到了自家哥哥對這位素人嘉賓的不喜歡,紛紛點擊“不同意”。
不僅如此,她們還積極地在直播間里發表看法,引導輿論,試圖讓更多的人不能認可姜維,繼而無法認同林飛池給出的答案,最好讓人覺得這位素人帥哥是為了標新立異吸引眼球,才故意說出這么小眾的一個人物,被罵純粹咎由自取。
問了下后臺統計的結果,主持人友情提醒道“飛池,你給出的答案有點危險哦,目前已經投票的觀眾,大部分都不能認可你喜歡的理由。要不要再補充點兒什么比如說說你最看重他的地方”
最喜歡三國中的誰,這個題目本是節目組特意給出的送分題,以避免某個嘉賓一分拿不到,出現晚上無飯可吃的情況。沒想到的是,剛才表現出色順利獲得積分的林飛池,看著反而要在這道題上丟分了。
林飛池正在想該說點兒什么,或者是否有必要再說點兒什么。
這時,紀鶴時笑著插話道“我感覺你之所以那么喜歡姜維,還有一點是因為你在某方面與他很相像吧”
是的,作為發小,沒人比他更清楚這件事阿池對于姜維的喜歡,從初中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不僅僅是三國時期最喜歡的人,同時也是整個華國歷史中最喜歡的人。
為了搞清楚這個原因,紀鶴時曾經深入地了解過姜維的生平,完完全全看到了姜維身上的閃光點,以及最后的悲壯。他承認,姜維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卻還是不明白阿池為什么會如此鐘愛于這個歷史人物。
如今,紀鶴時依舊不明白。
也不需要現在就明白。
他相信,未來的漫長時光,自己總有真正明白的一天。而此時此刻,自己所要做的并不是真的替阿池說出一個無可挑剔的答案,而是要幫助阿池扭轉當下的不利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