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郎中先是一怔,隨后大笑起來,他活了大半輩子,經營了四十多年的醫館也算頗有些家底兒,銀錢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難得遇到像吳蔚這般有趣的年輕人,當即請吳蔚進了看診堂。
二人相對而坐,孫郎中說道“姑娘,說說吧,需要些什么”
“老先生,我有個朋友需要一些艾草,如果能是艾絨就更好我不會白要您的,我算是和百味樓談好了劈柴的供應,一擔柴他們給我二十文錢,您就按照市價給我,我賣柴還您,每次給您十文錢,剩下的我要買些日用品。您看成么”
孫郎中捋了捋胡須,說道“艾草并非貴重藥材,夏天的時候漫山遍野都是,送你一些也無妨,可總要對癥下藥是哪位郎中給你開過方子了你朋友是什么病,需要艾草”
“我朋友每次來月事的時候手腳冰涼,額頭冒虛汗,渾身無力,我打算弄些艾草回去做成艾條,給她做艾灸。”
孫郎中眼前一亮,問道“你懂醫理”
吳蔚連忙擺手“不懂不懂,這不就是民間的土方子嗎”
“姑娘何必謙虛民間土方中確有灸治未病的說法,常用于傷寒,偏頭痛,風濕之癥和凍瘡上,據老夫所知,并沒有土方子記載了艾灸可以作用在你說的那個病上,不過艾灸有行血氣,去寒濕的功效,對你朋友的身體會有改善,可此時艾灸并不應時,要等到夏秋之際才好。”
“老先生說得極是,不過我朋友的情況真的很嚴重,所以我想試一試,哪怕有所緩解也是好的”
一刻鐘后,吳蔚背著一小袋艾草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回春堂,孫郎中欲把艾草送給吳蔚,但吳蔚堅持給錢,最后以十文錢的價格買了一布袋,約定好下次來市集送柴的時候再結賬。
出了回春堂,吳蔚又找了一家規模不錯的成衣鋪,進到里面直說要找老板談一筆生意。
伙計見吳蔚也是位姑娘,雖然穿的落魄,卻生的細皮嫩肉的便到里間去稟報了,片刻后伙計出來,請吳蔚到內間說話。
原來,這間成衣鋪的老板也是位女子,吳蔚進去的時候老板娘正在嗑瓜子,先是上下打量了吳蔚一番,問道“姑娘是打算來我這兒供布啊還是”
吳蔚“嘿嘿”一笑,乖巧地叫了一聲“姐姐”,然后才說道“是這樣的,我家里有個姊妹針線活兒做得不錯,不知道姐姐您需不需要在成衣上刺繡”
“你是哪家的看著可有點兒面生啊,我們家的成衣不便宜,先壓五百文可以拿一件回去試試,做工不好的話,衣服我就不收了”
“明白,我帶繡樣兒來了,姐姐可以先看看再決定。”
說著吳蔚放下艾草袋子轉過了身“姐姐,我今天背柴進城的時候不小心磨破了,您看個大概,有興趣的話我下回”
“嘩啦”一聲,老板娘把瓜子撒回到了盤子里,叫道“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