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買賣什么小買賣”吳蔚話音落,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問道。
老話說得好年關難過,年關難過,農歷新年不僅對藍星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日,對這個時空同樣是最重要的節日,只是這里不比藍星,可以用科技來彌補季節帶來的困難。
在這個時空,寒冬臘月所有的物價都跟著飛漲,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寄希于在這一天穿上新衣,吃上過去一年難以品嘗的美味,或者給家里添置一些什么,這些簡單又質樸的愿望都需要用銅板來實現。
張水生家同樣存在這樣的困擾,不然之前張水生也不會打算冒險去山上采藥了。
吳蔚沒有回答,而是又問了一遍“二姐夫,做些小買賣會對家里造成什么不好的影響嗎”
張水生立刻答道“不會不會,每年到了年底兒村里的農戶也會到市集上去賣些白米凈面換些錢過年的,只要不是把地荒了不種,官府不會管的。”
聽到張水生這么說,吳蔚就放心了,她清了清嗓子,鄭重說道“我想和二姐夫合作賣對聯,由二姐夫出面到市集上去賣,我來寫,賺的錢扣除成本后,我們按照七分賬,二姐和二姐夫拿七成,我和繡娘拿成。”
“你會寫字”柳二娘子夫婦異口同聲地驚呼道。
“會的蔚蔚會寫字”沒等吳蔚回答,繡娘已經搶先開口了。
吳蔚繼續說道“我剛才觀察了一會兒,請張秀才寫對聯的那些人大概都給了十文左右。那我們扣除成本以后每賣一幅對聯就賺十文,如何”
張水生思考片刻,謹慎地說道“妹子,咱們村里這幾十年就出了張秀才這一位人物,他老人家讀了一輩子的書,滿肚子的墨水,更是寫了一手好字,你能行嗎對聯可不比別的,要在人家門上貼一年的,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人家會打上門來的。”
吳蔚很滿意張水生的謹慎,看來這位二姐夫雖然人高馬大的,卻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從他能想明白利害關系不去跟風采藥,也能看出來他其實是個比較理智,求穩的人。
“二姐夫,口說無憑,不知道你能不能弄來筆墨讓我試一試”
“成,你等著”
張水生撂下這句話,翻身下地穿上鞋子就出去了,柳二娘子怔怔地看著吳蔚,明顯是想追問些什么,但見吳蔚一臉自信淡然的模樣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只能給繡娘使了個眼色,姐妹二人起身收拾碗筷。
來到堂屋,柳二娘子拉過繡娘,壓低了聲音說道“娘,這位吳姑娘真的會寫字”
“二姐,我相信蔚蔚。”繡娘堅定地說道,即便繡娘并不識字,根本看不懂吳蔚在白樺樹皮上寫了什么,也不知道吳蔚寫的字究竟好不好看,但有一點繡娘是知道的吳蔚絕不是說空話的人。
自從認識以來,吳蔚答應她的每一件事,都兌現了。
幫繡娘修房子,說會有人來給她們送糧食,說要讓繡娘在徹底冷下來之前也穿上棉衣,說會給她買針線回來每一件事,吳蔚都做到了,哪怕是偶爾漫不經心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