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生笑道“娘,這銅板您就別拿了,等過幾天去趕集,拿到錢莊上去換成銀子再給你送過去,銅板就先放在我這屋吧。”
“好好,那我先回去了,你也早點兒過去。”
“嗯。”
劉老夫人回去了,西屋還剩下一個外人張成。
這些天柳二娘子雖然對張成有所改觀,但還是不喜歡他,在柳二娘子認知中別管你從前是讀書人還是什么人,既然落了榜,那就應該踏踏實實種地過日子,張成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柳二娘子躲在張成看不見的地方頻頻對張水生使眼色,后者全當看不見,又過了片刻,只見張成從懷中掏出一本書雙手捧著送到吳蔚面前“吳姑娘,經過這十幾天的相處,我覺得你談吐大方,見識高遠,與姑娘偶爾閑談我亦收獲良多,這本書乃是當年恩師送給我,以增智博聞的孤本雜記,里面記錄了不少地方的風土人情,風俗趣事,若姑娘不嫌棄,還請笑納。”
張成的話說得文縐縐的,吳蔚聽起來卻毫無障礙,經過這十幾天的相處,張成早已經放下了對吳蔚的偏見,真心欣賞吳蔚。
在張家村這個地方,張成是孤獨的,讀書開闊了他的眼界,豐富了他的內心,也讓他沒辦法再和莊稼人成為朋友。
吳蔚看著張成遞過來的書,同樣用雙手接過,在這個時代書籍是十分金貴的東西,一本普通的書都要幾百個銅板,吳蔚一直想找本書來看看,浸潤自己快要枯竭的精神世界。
“謝謝。”吳蔚真誠地說道。
張成也笑了,對張水生和柳二娘子拱了拱手“那我也回去了。”
“請留步。”吳蔚叫道。
“吳姑娘還有事兒”
吳蔚沉吟片刻,說道“有句話,我想送給你。”
“吳姑娘請講。”
“在我們老家有位智者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做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今日我把這句話送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張成跟著喃喃念了幾個字,雙眼泛空,呆立當場,久久不能回神。
吳蔚明白孟子他老人家的話,張成這是聽進去了,于是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世上抑郁不得志者常有,可人生不到蓋棺定論的那一日,誰也不能說自己這一輩子就算完了,沙中淘金還要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濯洗真金方現,更何況是人生呢。”
張成空洞的眼眸里逐漸生出光彩,只見他挺直腰板,拱起手朝著吳蔚深深地行了一禮,丟下一句“受教了”,隨后頭也不回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