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進來。”
吳蔚來到書房前,張猛直接推開了書房的門,吳蔚道了謝
,走進了書房。
東方瑞正坐在書案后看卷宗,聽到吳蔚進來只是淡淡地說了一聲“坐吧。”
“謝大人。”吳蔚搬了一方圓凳,坐在了東方瑞的對面。
東方瑞看完了手上的卷宗,直接遞給吳蔚,說道“看看吧,或許有你在意的事情。”
吳蔚雙手接過卷宗,壓下心中浮躁和焦急,認真閱讀起來。
卷宗上面記錄著一件前些日子發生在清河縣的案子,說是有一對農家父子本來要趕赴清廬縣參加婚宴,半路被衙役抓到了縣衙,罪名是“慣偷”,這對父子在堂上供認不諱,承認了二人常年協作,共犯偷盜之事的罪名,被清河知縣判了一個脊杖刺配,發往湖州。
在送往湖州的路上,父親因為傷勢過重,路途辛苦,熬不住死了,兒子打傷押解的衙役意圖逃走,結果在追逐的過程中不甚跌落山崖生死不明。
卷宗沒有落款,但特別標注出了父子二人被抓捕歸案的日期,吳蔚端著卷宗思索良久,突然想到這個日子和清廬縣發現禁軍尸體的日子很接近
“清河縣”吳蔚秀眉微蹙,呢喃道“平佳縣主不是說運送祥瑞的隊伍已經走到了清河縣”
東方瑞很滿意吳蔚能用這么短的時間將這幾件事情串聯到一起。
東方瑞說道“你再看看這個”說著將另外一份卷宗遞給了吳蔚。
吳蔚接過一看,里面記錄的是上一個卷宗里涉案父子的詳細信息,精確到祖上代的職業,籍貫,人口,宗族分支以及這父子二人家中的田產,債務,近期的一些人情往來和村民,鄰居,親戚對父子二人的評價。
看著上面的內容,吳蔚暗自咋舌,能在一個沒有監控,沒有網絡的時代,把兩個普通人調查的如此清楚,明鏡司的力量真是深不可測
“看出什么了”吳蔚問。
“從這卷宗上來看這對父子祖上代出過一個慣偷,不過那位慣偷并非直系。這對父子在歸案前曾問鄰居借了一百文錢,我想應該是參加婚宴的禮金吧他們家中有旱田五畝,良田兩畝,對于一個五口之家來說自給自足是夠的。鄰里的對這父子二人的評價也不錯,我不認為這父子二人是慣偷他們家只有這兩個壯勞力,每天地里的活就夠他們忙的了,哪有功夫出去踩點兒”
東方瑞笑了,說道“你還知道踩點兒”
吳蔚放下卷宗,說道“一般人家即便有事要出門,也會留個看家的人,要么就是請鄰居幫忙照看一下,小偷想偷到東西都得提前盯梢好多天,找一個人家家里晚上沒人的時候再行動,我個人感覺這對父子是被冤枉的。”
“還有呢”
“我看不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