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翻過兩個茶杯,在茶洗中連著主人杯一起燙洗過,倒了三杯茶后也不言語,端起自
己那杯自顧自地喝起來。
張水生再次道過謝卻并沒有喝,反而是吳蔚大大方方喝了一口,贊道“好茶,多謝里正。”
里正放下茶杯又為二人續上,說道“吳姑娘何時起身上京啊”
吳蔚早有準備,回道“蒙上天眷顧,祖宗庇佑,能在清廬縣見到傳說中的玉面神機,家中事宜已向東方大人陳情,不必再上京去了。”
“如此甚好,那吳姑娘何時啟程歸鄉老夫也好為姑娘踐行。”
吳蔚不僅暗自忖度這里正三句話不離打發自己,究竟意欲何為是吃了柳家的好處,還是另有隱情,亦或是單純地討厭自己,這個曾經令他難堪的外鄉人呢
張水生在一旁幫腔道“里正,今兒咱們過來是想請您做個主,我那妻妹,三娘,您也知道柳家的老宅就在義莊邊上,她一個分家出來的年輕女子多有不易,就想說搬到張家村去,我們村村長已經點頭了,就等您點頭。”
里正聽完,端起自己的主人杯又喝了一口,慢悠悠地說道“你聽聽,那柳家三娘在你口中這七拐八拐的關系,水生啊,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柳家如今有當家人,你一個姐夫管得太寬,要遭閑話的,不如讓柳三娘自己過來和我說,正好此事柳家也有意請我調和。”
吳蔚不僅在心中冷笑一聲,按照繡娘從前的性子,把她叫到你們面前來,那不就是只有任憑拿捏的份兒了嗎只可惜“士別三日”,繡娘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軟柿子了,只是心中守著一份善良,不想鬧得太甚。
吳蔚從懷中摸出一張疊好的宣紙,推到里正面前,說道“這件事兒繡娘是不會出面的,二姐夫礙著男女大防,我和繡娘同為女子,我替她辦總不犯忌諱吧”
里正拿過宣紙抖開一瞧,只見上面寫著“契約”二字,以繡娘的口吻陳述了不忍與至親對峙,但對于分家這個既定事實早已心灰意冷,不會再歸柳家,全權委托吳蔚代表她和柳家人商談,落款處繡娘親自簽了名并按了手印。
這是吳蔚借東方瑞的書房寫的“委托書”,吳蔚還請東方瑞看過,雖然沒有先例,但是符合禮法。
“這是”里正皺眉,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文書,梁朝的律例繁雜,他也不能立刻斷定這文書的是否合理。
“里正大人,正所謂覆水難收,繡娘被分家出來的事兒小槐村的父老鄉親鮮有不知,那老屋四面透風,沒住進去幾日就下雪了,要不是有二姐二姐夫一家幫襯著,繡娘恐怕她傷心也是人之常情,這份文書可以證明,我雖然是個外人,但所說的話卻也是能作數的。”
里正捋了捋胡須,明白了眼前這二人是有備而來,不是簡單就能將其打發了的。
只是日前柳家的人早就來過了,這回難得柳家人“懂事”,況且站在里正的立場上,繡娘到底是未出閣的姑娘家,母親尚在就分出去單獨立戶,并不合規矩。
一開始里正之所以沒插手是因為繡娘雖然被趕出了家門,到底還在小槐村的地界生活,如今卻要將戶
籍調出,搬遷到張家村兒去,這要是傳開了外人豈不是要說小槐村沒有“禮法”
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