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瑞是大人物,這些泥土里面
的麻煩事兒連人家的衣角都碰不到,而自己和繡娘呢就是生活在泥土里的人啊。
吳蔚今日過來,就沒打算里正點頭同意。
她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一個里正保持中立的結果,小槐村的村長那邊已經打點好了,再把里正這層保護傘也扒下來,她要風風光光,熱熱鬧鬧地給繡娘買地,建房子,辦喬遷宴席,坐等著柳家那兩口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上門來鬧。
讓張家村的村民親眼看看他們的人品,風評,最好是能讓他們引起民憤來。
唯有到了那時候官司勝了,才是真的勝了。
既能將繡娘從火坑里徹底拉出來,還能保住繡娘的名聲,今后柳家再沒臉來鬧,無需衙門,張家村的百姓都不容他們
正如東方瑞所言越是珍貴難舍,越要用最穩妥的辦法護其周全,不要被眼前的亂局牽絆,要把目光放長遠,莫求一時之歡,要爭一世周全。
吳蔚覺得自己出來這小半日已經開始思念繡娘了,便和張水生說加快速度,二人馬不停蹄到了市集,吳蔚只定了家具的材質,選的是耐用,防蟲,防潮的。
在張水生的推薦下定下了木匠師傅,至于家具的漆色,吳蔚問木材店的掌柜要了些拇指大的木頭塊回去,一定要讓繡娘選了再決定。
吳蔚又到布莊去與掌柜的定了些布料,搬新家需要做的東西那就多了,除了高寧雪當時留下的“名貴”被褥外,吳蔚不打算再帶什么細軟,到了新家從鋪蓋到衣裳,家里頭蓋的,蒙的,掛著的,全部都要換新的。
張水生也被吳蔚的積極與快樂所感染,一路幫著談價錢,正好張家也有建新房的意愿,待到孩子出生怎么也該修新房了,兩家的需求干脆并攏到一起,談價的時候也有籌碼。
最后,吳蔚還去看了看碗筷瓷器,當然也只是了解了一下價格,這些東西定是要等她們兩個人一起來選,來看,才行的。
張水生一看吳蔚這陣仗,又聽說吳蔚和繡娘打算在院子里養些雞鴨之類的,暗自在心中一算,估計她們倆那點兒家底兒怕是要花完才夠,不過張水生已經和柳二娘子商量好了給繡娘和吳蔚買田置地的時候,他們偷偷往里面添十兩,喬遷辦宴那日再送上十兩,加上這二十兩,吳蔚和繡娘安家置地怎么也夠了。
臨離開市集之前,吳蔚指了指一條街上的兩排鋪子,說道“姐夫你看,就是這種街邊的小鋪面,無需一開始就置辦大的,碰到轉賣的可以試著買下來,轉手租賃出去,每年收些租金,鋪面多了也是產業。小鋪面也更容易出手,應急不愁。鋪子門口還是個不錯的小攤位,今后家里但凡有什么需要拿到市集上賣的,可以直接擺到自家鋪子門口來,差個標即可。”
張水生連連點頭,吳蔚緊接著又給張水生算了一筆賬,說道“一個鋪面大的要幾十上百兩銀子,并不劃算,像我之前指給你的那幾個小鋪面,估么著二三十兩就能盤下來一間,按照十之取一可視情況略加減一些租金,每年少說也有五兩的進項,加上地里出的總
得有個一兩吧順利的話攢個三四年就又能盤下一間小鋪面,鎮上的學堂不必太早送去,年紀小,孩子也跟著吃苦,過了十二三歲能自立,懂得善惡美丑了再送去也不遲,那時候家里怎么也該有五六間的鋪面,十幾二十兩的進項了,緊一緊總夠的。”
張水生咧嘴一笑,不禁憧憬起了今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