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陣哄笑,眾人都取了饅頭,開吃了。
繡娘和吳蔚給眾人分發了碗筷,繡娘提壺給眾人倒水,水的溫度正好,吳蔚則盤膝坐到了張水生身邊和眾人聊天。
吳蔚的手藝得到了一眾好評,又有人說道“今兒出門,我娘問我怎么胖了,說我不是出門干活去了,怎么還吃胖了。”
“哈哈哈哈。”
二牛說道“吳姑娘,我們和水生哥都是多年的老鄰居了,從小一起活泥的情分,你真不用這么客氣,頓頓精米白面的,弄得我們都不好意思了。”
“就是,建房子又不是什么重活,隨便吃一口就行了。”
吳蔚笑了笑,說道“我主要是負責做飯,其實還是繡娘她說從未見過像大家這樣熱心腸的人,她一個弱女子沒什么能回報給大家的,只能在吃食上找補找補了,你們要謝就謝繡娘吧。”
繡娘的臉有些紅,淺淺行了一禮說道“建房子是人生大事兒,等房子建成我也是張家村的人了,沒什么能回報大家的我的女紅尚且拿得出手,今后大家要是需要個縫縫補補,做點衣裳,被面之類的可以交給我。”
張水生在一旁幫襯道“三娘的手藝可是一絕,嫌遠的就把東西送到我家去,我幫著給帶過來便是。”
話說完了,繡娘頂著粉撲撲的臉頰望向了吳蔚,這些話是吳蔚一早想好了讓她說的,繡娘怎么能不明白吳蔚的想法,能有這樣一個真心實意為自己著想的人,是何其幸運的一件事
吳蔚只是報以寬慰一笑,如今的繡娘可比自己剛認識她那會兒長進多了,吳蔚還記得那時候的繡娘是一個連大聲說話都不會的姑娘,你和她說話的聲音哪怕是稍微大了一點兒,她都不敢拿正眼看人的,儼然是深受封建荼毒和壓迫的凄苦女子。
回想這一路走來,繡娘也曾多次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保護自己,到如今她也能大大方方站在外人面前,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了。
吳蔚的心里頗有一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慰,但更多的是替繡娘感到高興和自豪,繡娘并不笨,正好相反她其實是個非常聰慧的女孩,之所以初遇是會展現出那般模樣,完全就是柳家人害的。
這個過程吳蔚雖然引導過,但并沒有做任何“強硬”的舉動,她只是把一些事實展現到繡娘面前,脫去懦弱的外衣全是繡娘自內而外的努力得來的。
吃完了中飯,繡娘和吳蔚收拾碗筷,剩下的人
不用任何人言語,
抹了抹嘴齊刷刷地干活去了。
繡娘和吳蔚將水壺留下,
叮囑張水生回家的時候別忘了帶回去,便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