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還說過幾日要請回春堂的老先生到張家村給柳二娘子瞧瞧。
張水生聽完了吳蔚對柴房的設想,
有些疑惑地問道“妹子,我從未見過柴房這么搭的,你說搭的結實些,不透風,我能理解,這你要在柴房后面搭個等高的臺子,還要搭個上臺子的臺階,打算做什么呢”
吳蔚解釋道“二姐夫,這柴房我不打算放東西,我和繡娘就兩個人,屋里的柜子和堂屋里的柜子就足夠我們放東西的了,這柴房的其實是用來洗澡的,至于這個臺子我是打算到時候請人箍個大木桶放在臺子上,往里面蓄水,修臺階也是為了提水上去方便。”
“那你直接把桶放在柴房上面不就行了嗎何必要往外搭個臺子呢”
“二姐夫,水桶放在頭頂正上方存在安全隱患啊,萬一年久失修木頭朽了,水桶砸下來是會死人的”
張水生撓了撓頭,心道或許大戶人家的小姐都是這樣沐浴的吧,像他們莊稼人一般都在家里用木盆來著。
“我明白了,要是臺子上放水桶的話,今天怕是做不成了,要想牢固需得往地底下打樁,再把架子榫好,榫得嚴絲合縫才結實耐用,最后再鋪板子釘楔子,我明兒帶幾個人來,再拉幾根圓木把樁子給你打結實了。”
“謝謝二姐夫,那我們先把柴房搭起來吧,也不好什么都麻煩別人的。”吳蔚說道。
聞言張水生笑了,擺手道“你既然在張家村落了戶,以后就是咱們張家村的人了,都是街坊鄰居什么麻煩不麻煩的,再說那幫小子吃你的嘴短,如今都可愿意幫你干活了,早上我拉車過來的時候他們聽說要給你搭柴房一個個的可積極了,村里一年到頭也就那點兒活,農忙過了也就沒有大事了。”
吳蔚“嘿嘿”一笑,表示紅燒肉管夠。
之后張水生又問了吳蔚關于柳翠翠一家后續的想法,吳蔚照實答了,事情到了這一步只差最后的塵埃落定,也沒什么可隱瞞的。
吳蔚鄭重地謝過張水生的救命之恩,張水生有些擔憂地說道“小槐村的人平時不見齊心協力,要是有人攛掇他們一起做點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兒,沒準兒真能成,柳家大姐那兩口子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你們兩個女子住的又偏,我和你二姐實在是放心不下。”
吳蔚問道“二姐夫,前陣子讓你幫我物色佃農,負責耕種我和繡娘的那幾畝山田,找好了嗎”
“這個你放心,你們抽成少,如此良心的東家不會缺佃農的。”
“有空我們去看看,最好找一戶家里人多地少的鄉親,另外我還要養幾只大狗,四五只不嫌多。”
“你這是打算和柳大姐他們家硬碰硬”
“我既然和繡娘已經安居落戶了,逃避是沒用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請個佃農來拂照一二,再養幾只大狗看家護院,實在不行還可以請幾個短期的護院幫忙,好在這邊離小槐村并不近,做好一切準備,以逸待勞嘛。希望他們碰幾次釘子就別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