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還囑咐幾人不可貪清閑把水桶扎得太大,萬一架子承受不住重量,砸下來恐怕要傷人,最好是和頭頂拉開一段距離,絕對不可以把水桶放在正上方,幾人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
四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僅用了一上午就把架子和柴房都搭好了,張水生摟著支撐臺子的木樁用力晃了晃,樁子紋絲不動,對吳蔚說道“成了,水桶放在正上方,只會把這個架子越壓越穩,多大的風都吹不倒,妹子提著水上下也不會搖晃,妹子,你看看”
“謝謝二姐夫,大家都辛苦了,今天紅燒肉管夠,還有張家嬸子親手整的白面大白饅頭也管夠。”
四人歡歡喜喜地吃飯去了,吃完了中午飯略休息了一會兒,幾人又用剩下的材料給吳蔚的菜園子架上了籬笆,插上了給植物攀爬的桿子,還在墻角搭了個雞窩。
做完這一切,四人謝過了吳蔚晚飯的挽留,三人結伴下山,并表示今后吳蔚和繡娘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下山去找他們。
張水生則套好了牛車把張老夫人和柳二娘子安頓上車,還有這幾日給
未出世的孩子做的小被褥,小衣裳也一并仔細裝好,對吳蔚說道“妹子,明日辰時你到市集口那邊等我,我物色到了幾家佃戶,咱們一起去瞧瞧。”
“知道了,二姐夫記得四日后早起到回春堂去把老先生接來,最好是能預備一頓好的,那老先生是個饕客”
“你放心吧。”
柳二娘子欣慰地看著自家小妹,也拉著手囑咐了幾句,見繡娘滿眼不舍,拉著自己的手一聲聲喊著二姐,柳二娘子的心里也有些難受,卻努力笑著,說道“沒出息如今有了這樣寬敞的房子,應該高興才是,從前你住在老屋,那么遠都沒耽誤了咱們姐妹走動,如今一個村兒住著,想二姐了隨時就下山,二姐給你做好吃”
“嗯”繡娘這才明媚起來,點了點頭。
柳二娘子欣慰地拍了拍繡娘的手,說道“和蔚蔚好好的,能遇到一個這樣好的姊妹要好好珍惜,細心維護著。”
“我知道了二姐,家里還剩些布料,過幾日我做好了衣裳就去看你,攢些云英雞蛋給你坐月子時補身子。”
張水生拉著牛車走了,由于是下山,乘坐板車的人需要倒著坐才穩當,所以四人又扯著嗓子聊了幾句,直到牛車隱沒在樹影中。
來到山下路口,柳二娘子正摸著眼淚,聽到張水生頗感意外的“咦”了一聲,路面漸漸平坦,柳二娘子和柳老夫人調轉了身形,也跟著疑惑起來。
只見數日未見的張成竟然出現在這里,張成看到張水生,主動走上前來拱了拱手“水生。”
張水生也松開韁繩朝張成抱了抱拳“張成,你怎么來這邊了”
這里距離張成的家有幾里地
張成說道“我是來找吳姑娘的,偶然聽到她喬遷至此,想去告個別。”
“告別”
“嗯,明日我就要啟程,到州上參加秋闈,若順利的話便可直接轉道去京城,在城郊提前租個小院兒等待明年的春闈。”
張水生又問道“出門的日子是不是早了些春闈明年二三月份吧”
張成笑了笑,答道“州府畢竟和鄉里不同,我要提前過去免得水土不服,我聽同窗說,京城臨近春闈客棧,考院和城郊的小院都十分搶手,價錢也水漲船高,我不如早些去,一來可以適應適應,二來也可以順道去京城的書院,考院走走,遞遞拜帖,若能入眼便可請名師指點一二。”
張水生聽出了張成的話中之意,看來這回是勢在必得了,同時張水生也心頭一沉,張成家如此殷實的條件,也要提前上京節省盤纏,自己這點兒家底兒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