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回到自家小院外,隔著院墻便聽到了院內的歡聲笑語,繡娘想著吳蔚今夜大抵是回不來了,自己一個人吃飯難免寂寞,等到李大姐一家人來報下工時,便請她們留下用晚飯。
今日風和日麗,晚霞染紅天際,美極了。繡娘便和李大姐一家四口把飯桌擺到了院子里,正聊得開懷。
吳蔚將手輕輕按在門上,并沒有著急推開,聽著聽著,吳蔚的臉上也綻放出了笑容,農家小戶,少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李大姐家的女兒年紀不大,正是活潑的年紀,氣氛熱絡,特別是李大姐家的大女兒與繡娘的年紀相仿,二人最是投緣。
聽到繡娘銀鈴般的笑聲,吳蔚覺得自己聘用李大姐一家是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同樣經歷過生活的捶打,李大姐對繡娘的經歷多有共鳴,也不覺得吳蔚這個仵作的行當有什么不好的。
在李大姐看來能憑本事把自家的小日子經營得如此紅火,只要做的不是昧良心的行當,那就是好樣的
“我回來了”吳蔚喊了一聲,推開了院門。
繡娘有些意外,放下筷子起身上前,問道“怎么這么早吃飯了嗎”
“吃過了,和張二哥一道騎馬回來的。”
“張二哥呢”
“把我送到村口就回去了,他還有事兒要忙呢。”
繡娘點了點頭,她見吳蔚的臉上似有倦意,知道她今日趕路辛苦,柔聲道“鍋里的水正溫著,進屋去歇一歇吧。”
“嗯,好。”
吳蔚又對李大姐說道“李大姐,你們慢慢吃,我今日去了一趟縣衙有些乏了,進屋歇歇并不睡的,你們照常聊,不用擔心會吵到我。”
李大姐堆著笑,直稱贊吳蔚有本事,吳蔚微笑點頭致意,朝三位姑娘揮手打過招呼,獨自進屋去了。
吳蔚進屋以后,自舀了溫水洗漱完畢,又從柜子里找了一套寬松柔軟的衣服換上,用凈布細細撣去金貴外衫上的塵土,放到柜子里,里面的粗布麻衣則丟到了堂屋的木桶里。
吳蔚躺到炕上,腰背一陣酸痛,令吳蔚輕哼出聲,大腿內側也有些火辣辣的刺痛感,吳蔚又哼唧了兩聲,心想騎馬這項運動到底是不適合自己的在游樂場騎著馬跑一圈和騎馬趕路完全是兩個概念啊
吳蔚在炕上翻滾了幾圈,找到一處溫度適中的地方,擺出舒服的姿勢,不動了。
休息了一會兒,吳蔚的腦海逐漸清明,開始復盤今日公堂上發生的事情。
一連串的疑問一直在吳蔚的心中盤旋聽張猛所言,常知府是東方瑞找來的。知府之下還有知州吧越級將此人找來定然有東方瑞的用意,可為何今日在公堂上,總感覺這位常知府在審問時似有引導之意
似乎是想通過問詢的手段,將東方瑞或者明鏡司也牽扯進來呢
還有東方瑞既然能提前交代張猛在關鍵時刻撈自己一把,應該是預料到了什么,難道東方瑞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