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二娘子和張水生盼了多年總算有了孩子,自然萬般疼惜寵愛,雖然柳二娘子生這個孩子時,著實吃了不少苦,但也只是讓她看明白了一些事情,并沒有遷怒到孩子身上,待休養過來便把孩子從張老夫人處要回,夫妻倆親自帶著了。
孩子洗三那日,張水生和柳二娘子商量過后決定只辦兩三桌,邀請男方的宗親和女方的娘家,一家人關起門來,簡單慶祝一下就好。
這一來呢,是柳二娘子虧了身子,無法張羅,不忍張老夫人過分操持受累;二來呢,就是夫妻二人篤信一個人一生的福氣是有數的,襁褓中的小孩子不易太過鋪張,免得福氣用得太多,不好養大。
等到孩子抓周時再好好辦一次。
洗三宴當日,張家這邊來了幾位堂叔堂嬸,還有張水生的六位堂弟,四位就嫁在本縣的堂妹,和他們的家眷。
柳家這邊來得很齊,柳老夫人和柳翠翠一家三口都來了,再加上繡娘。
柳老夫人帶了一筐象征著好意頭的紅雞蛋,李鐵牛提了半扇豬肉,兩副豬腳和一只肘子,這對一向吝嗇走動的柳家來說,是一份重禮。
繡娘的禮物是她用高寧雪給的上等絹布料做的一套給孩子用的鋪蓋,被面遠看如花團錦簇很是漂亮,拿近了一瞧竟是一百個大大小小的“福”字,用了各色的絲線,好看極了。
被子里還裹了幾套小孩子穿的肚兜,虎頭帽,虎頭鞋,幾套大小不一的衣裳,選的都是上乘,不扎皮膚的好布料。
繡娘的禮物一出,當即艷驚四座,在座的都是些莊稼人,哪里見過這般“大戶人家”的排場
張家的一眾女性親眷紛紛上前,圍著早已合不攏嘴的張老夫人央著要看。
繡娘有些緊張,剛要說什么,只聽“咣”的一聲,原本裹在被褥里面的一件明晃晃的銀項圈連著一個拇指大的長命鎖掉在了地上。
張老夫人彎身拾起,一眾張家的親眷看了稍顯錯愕,繼而看向繡娘的目光愈發和善。
繡娘連忙解釋道“這個項圈和長命鎖是蔚蔚給孩子準備的,她今日不能親自過來,我替她把禮物帶來了。”
女眷們有的傳看著項圈,有的則仔細研究繡娘的繡品,這樣繁瑣的繡工,竟連一點兒線頭都找不到,針腳更是細密,間距幾乎一模一樣,筆直筆直的
一位張家的嫂子贊道“我早就聽二弟妹說啊,她有一個繡功極好的妹妹,今日一瞧,果真是嘖嘖。”
其余人皆附和稱贊,又一位年輕的婦人說道“這項圈和鎖都是純銀打造的,和姐姐的賀禮一比,我們的可都拿不出手了”
女眷們哄笑,張老夫人更是笑著拍了那人一把,說道“輕重厚薄的都是心意,你羨慕你也抓緊生一個”
又是一陣喜慶的笑聲,來人都是親戚,住得又都不遠,平日里時常來往,便沒有諸多顧忌。
可這話落在柳翠翠耳中,分外刺耳,看看那明晃晃的項圈,少說也得有兩,
要是項圈和長命鎖都是實心兒的話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