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過了幾日,小院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清凈,戰斗力彪悍的柳翠翠猶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再不見從前那般跋扈,沒有了陰陽怪氣,更沒有了逮誰罵誰的氣魄。
而吳蔚呢,依舊對柳家母女一人以禮相待,每日好吃好喝供著,偶爾還會笑嘻嘻地和柳老夫人聊上幾句。不過到了夜里,吳蔚有的時候在西屋窗外磨刀,有的時候提著菜刀在院子里一圈圈的走,有的時候怪笑著朝空中劈砍,不過這些事兒吳蔚通通“不記得”。
從這之后,柳翠翠見到吳蔚就和見了鬼一樣,生恐吳蔚發起瘋來,把她的骨頭也一塊塊的剔出來。
終于,在吳蔚回到小院的第十日,柳翠翠熬不住了。
清早起來便說著要秋收了,田里還有許多活要干,虎子也需要人看管,她先回去了。
至于柳老夫人,現下天氣太熱,山路難行,等他們家的田地秋收完了,柳翠翠會和李鐵牛一起過來把柳老夫人接回去。
對此,吳蔚不置可否,看向了繡娘。
繡娘抬眼看了看自己頭發花白,身子略微有些佝僂的母親,又看了看吳蔚,說道“那大姐就先回去吧,別耽誤了秋收,娘我就先照顧著。”
柳翠翠忙不迭的點頭,當天吃過早飯就帶著干糧告辭了。
柳老夫人什么都沒說,只是送了柳翠翠一段山路,然后一個人回來了,之后便默默回了西屋。
柳翠翠離開,最高興的就是一丫了,她圍著吳蔚,滿眼的崇拜,問道“蔚蔚姐,你是怎么把那個母夜叉攆走的之前我和我娘費了好些力氣,她都和沒聽見似的,臉皮可厚了。”
吳蔚摸了摸一丫的頭頂,說道“姐姐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一丫想不想讀書啊等秋收完了,我讓你繡娘姐在院子里支個小學堂,你們姐妹三個來讀書習字,好不好”
一丫小小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疑惑,問道“可是我聽大人說,女子讀書沒用,又不能考功名。”
吳蔚正色道“誰說沒用呢蔚蔚姐姐就是因為讀過幾年書,才把柳大姐給趕跑了,你們三姐妹就算不能考功名,認識幾個字,明白一些書中的道理總是好的,今后你們還要保護好李大姐,還要保護好自己,文有文斗,武有武斗嘛。”
“我要學我要保護好娘親和大姐三妹,我長大了要像蔚蔚姐姐一樣厲害”
吳蔚欣慰地點了點頭,柳翠翠走了,吳蔚和繡娘也該去辦自己的正事兒了,一人把院子交給一丫和四只狗子看管便出門去了。
吳蔚背上竹筐,拿出五十兩銀子放到筐里,告訴一丫大概要日才能回來,地窖里的吃的隨便吃。
按照計劃,吳蔚和繡娘這次要出門買一匹馬和一頭牛,還有來年菜園子需要的菜籽,既然幾個孩子有讀書的念頭,正好也買些文房四寶回來。
耕牛和馬匹一般的市集是買不到的,她們要到專門的騾馬市去挑選,而離張家村最近的騾馬市在
清河縣,
以吳蔚和繡娘的腳程免不了要在路上住一夜,
所以吳蔚這次帶的東西比較全,除了銀子,許久不曾見天日的匕首也帶上了,另外還有必要的干糧,水,火折子,一人換洗的衣裳,鞋子,一塊肥皂,一小罐外傷藥膏。
繡娘想著吳蔚的腰傷未愈,便主動承擔起了背竹筐的任務。
這是繡娘第一次出清廬縣,吳蔚更是不認得路,第一天晚上快天黑才找到了一戶人家投宿。
第一日過了中午吳蔚和繡娘才抵達了清河縣,一打聽才知道騾馬市每日丑時開市午時閉市,只能再在清河縣的客棧住上一宿。